图/东方IC
最近被“央妈”频频出手“管教”的第三方支付企业最近可谓忧心加茫然,不过在前天举行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高层论坛上,由人行主管的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常务副会长蔡洪波的一席话,似乎又给被叫停的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带来一丝希望。蔡洪波表示,二维码支付在安全性、交易不可抵赖性等方面还有待探讨,“等相关标准体系等建立以后,鉴定达标后可能还可以做”。对此,有第三方支付企业人士向记者表示,有高层吹风,或许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
官员吹风隐现转机
蔡洪波对上周被叫停的虚拟信用卡和线下扫码支付发表看法时表示,银行卡发卡需进行面签,并非中国特有的监管要求,虚拟信用卡省去和弱化了身份验证的环节,从合规性和安全性方面带来了风险。而二维码目前技术标准缺失,虽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否能达到金融支付的标准还没有统一的说法。他认为,对于金融监管,只要业务相同,原则上就应该执行统一的标准,包括线上线下监管原则也应一致。他还特别强调:“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其背后如果不能防范较大的风险,是带有缺陷的创新。”蔡洪波称,交易清算协会下一步对“明显违规、明显有失公平的创新配合监管开展整顿和改进”,但他也未完全否定条码支付继续生存的可能性。
央行上周突然叫停支付宝、腾讯和中信银行联手准备发出的网络信用卡以及正呈星火燎原之势的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引起业界哗然,记者昨日向相关各方了解情况,均称仍处于“暂停”阶段,还没有更新进展。支付宝、腾讯都表示正积极与央行沟通中,中信银行则在近日发公告称网络信用卡均处于测试阶段,尚未上线运行。
“三亲”原则是否需改进?
实际上,在银行人士眼里看来,除了安全性方面的考虑,网络信用卡还违反了监管层对信用卡发卡、理财业务等要求的“亲见、亲核、亲签”这“三亲”原则,同样的问题还曾困扰过广发银行,后者去年曾试图在“双十一”上线几款理财产品,最终因为以上原因而搁浅。“‘三亲’原则是否需要改进呢?毕竟网络化将是未来大趋势。”不少银行人士私底下发出这样的质疑。对此,银监会创新部主任王岩岫此前曾向媒体透露,按监管要求,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需要通过物理网点,但银监会正在考虑就此规定做出改变。
针对近期第三方支付的一系列“变故”,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教授认为,金融本来就是经营风险的,如果过分关心风险,就有可能扼杀创新。他建议监管层在出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管理措施时,应该在创新本身的风险和消费者的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要把握两条底线:第一、监管的实施不能以遏制创新、降低金融效率为代价;第二,监管的实施不能成为保护既得利益者的工具。未来应该渐进开放支付清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