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基金经理:海外机构对中国债务违约的担忧过度

2014年03月17日 08:45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3月7日,超日债无法按时完成债务利息的偿付,成为中国债券市场上首单正式违约。市场认为超日债违约的发生可能意味着中国政府的立场出现转变,对公司债直接违约的容忍度扩大。

  超日债违约事件之后,海外机构对中国债务违约担忧上升,不少海外投资者正在对赌中国出现大范围违约的概率,担心中国大面积违约出现类似美国雷曼兄弟或者贝尔斯登的危机现象。

  不过,国内多位公募和私募债券基金经理均认为,超日债违约事件被海外机构“过度解读”,超日债违约只是一个个案,中国出现大面积违约事件概率不大。

  “如果印度市场发生债务违约,我们肯定也会很担心会不会发生市场系统性风险。”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离得远不了解情况,自然比较担心;但是离得近,更了解情况自然就没那么担心。

  该投资总监还指出,海外市场和中国的市场结构不同,在海外市场贷款和债券规模占比基本5:5,但在国内债券市场占融资总额比例很小,所以担忧由一单债务违约而引发整体市场系统性风险其实没有必要。

  不过,从目前债券市场来看,除了超日债外,还存在大量低评级高收益率债券,随着超日债违约的爆发,这些低评级高收益率债的违约担忧也进一步升级。

  海富通基金则表示,目前市场中各个高收益债券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是否会违约仍将取决于发行企业的基本面。超日的违约事件并不会对高收益债券市场带来“通杀”的负面效应,但对于基本面持续不佳的企业则肯定会有一定的冲击。

  “超日债违约有一定的特殊性,海外机构可能过度解读了。” 北京鹏扬投资管理公司总经理杨爱斌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超日太阳是民营公司,而且又是产能过剩的行业,仅仅是一个个案,并不会带来系统性的影响。

  另一位私募基金经理也对记者表示,超日债违约之后,等于给所有市场参与者提一个醒,债券投资不能寄望于“刚性兑付”,信用风险研究需要加强。但是超日债违约并不会是普遍现象,其实目前市场上的低评级高收益债中,绝大部分还是可以顺利实现兑付的。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