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康人寿“求关爱”保险产品利用移动互联网销售保障型保险
保险网销“嫁接”微信
1元门槛抢防癌“红包”
■本报记者 冷翠华
不少微信用户这几天发现,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求关爱”。这实际上是微信用户购买了泰康微互助短期防癌疾病保险后生成的链接,若有朋友通过微信支付,为求关爱的人支付1元,“被爱”的人的保额就将增加一个档次。
业内人士认为,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社交平台,设计足够低的门槛,是“求关爱”的两大特点,也是其快速流传的原因。与以往在互联网销售的理财类寿险产品不同,这是险企利用互联网进行纯保障型保险销售的一次探索。
保障型产品网销尝试
泰康人寿创新事业部副总经理丁峻峰表示,从精算角度的看,其推出的“求关爱”保险产品从设计之初就没有打算赚钱,而是为了探索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来销售保障型保险。
“求关爱”实质上是泰康人寿设计的以1元保费为门槛的防癌保险,每个用户只能为自己投保一次,保障时间为一年,18-39岁客户的保额为1000元,40-49岁客户的保额为300元。要提高保额,就得依靠朋友们的“帮助”,朋友们每支付1元,保额就增加一个档次。
虽然尚未正式上线,但在测试阶段,泰康的“求关爱”就在朋友圈流传甚广。据丁峻峰介绍,从2月20日晚上到2月24日,约有1万人自己花1元钱购买一份防癌保险并发送“求关爱”链接,大约有3万人为他人送出关爱,总支付笔数将近5万笔。
据她介绍,和其他防癌保险相比,“求关爱”的费率要低廉很多,同时,根据网销特征,这款产品属于免核保范围,只要消费者愿意购买就能成功。并且,为了消除消费者对保险公司获取客户信息、遭遇电话骚扰等问题的担忧,其在购买产品时连电话号码都不需要填写。“获客、赚钱都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这是一次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来发展保障型保险业务的尝试。”丁峻峰表示,由于产品条款设计简单、透明,免除了保险销售中常见的误导问题,实现了从“推式销售”到“拉式销售”的转变。
记者采访了解到,尽管有声音认为,“自己只能买1元,加保需要靠朋友”的模式有绑架亲情和友情之嫌,但业内人士大多对这种颇有创意的模式抱着欣赏的态度。
尚在起步阶段
就职于另一家寿险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大家之所以对“求关爱”关注、赞赏,并且愿意去尝试,除了产品设计有新意、操作很简便的因素外,还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即目前保障型产品要利用互联网资源很难,“求关爱”的模式为其他同行提供了借鉴。
中保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网销保险产品的重要特点是条款简单、容易理解,产品信息透明,标准化;互联网保险消费群体的共同特点是:理性、愿意尝新、自我决断能力强,对于符合自身需求且信息公开透明的产品接受度高。而当前,大众的保险意识还不强,并且保障型寿险产品大多设计复杂,不易理解,因此,理财型保险产品网销火爆,而保障型产品尚未找到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好途径。
“互联网保险看起来很美,但是做起来并不容易,尤其是保障型保险要利用互联网资源很难。”一位浸淫保险业多年的人士表示。
尽管网销保障型保险不容易,但很多险企也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要实现长期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做到“保障+理财”两条腿走路,他们也正在探索切口,寻找保障型保险利用互联网资源的途径。
例如,主打健康险产品的招商信诺北京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就表示,该公司于2010年5月开始正式启动保险网销业务,目前,该公司已经将保险网销作为继银保、电销渠道之外的新型销售渠道,已将打造数字化营销和服务平台作为其关键性战略之一。该公司将打造以网销获客为主、网电融合的多元化网销业务体系。在具体操作上,主要将采取网上直通和网电融合两种方式。未来,该公司将致力提高网销转化率,不断优化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和建设多渠道营销系统和自动核保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