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成都迎来节后第一波招聘求职高峰

2014年02月10日 07:42    来源: 金融投资报    

  年味正浓,过节正酣,当骤降的气温与工作日不期而遇,白领们忙着埋怨假期太短时,来自川内各地的求职者已涌向了成都人才市场,开始了他们艰难的找工作之旅。2月8日,金融投资报记者在成都人才市场看到,节后第一波招聘求职高峰已然到来,但求职者众、招人者少,相较前几年找工作的轻松,求职者均唉声叹气,感叹找工作的艰辛。

  餐饮业低迷需求骤减

  “我们是承包的单位食堂,你会做什么菜?”“川菜都不在话下,而且我已经做厨师十年了,你看工资可以开到什么位置……”

  8日下午,记者在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看到,瑟瑟寒风中,求职者或三五成群不时闲聊着,或独自玩着手机,面前摆着一张书有自己工作经验和岗位要求的“简历”,偶有路过的雇主驻足审视,才会发生上述的对话。这些求职者从市场大厅延伸到了厅外的大坝。有健谈的求职者,逢有人路过便开口向对方搭话,以期能尽快找到中意的工作。

  有求职者告诉记者,当日上午求职者数在2000人以上,而前来招人的雇主不超过百人,成功率极低。记者了解到,目前前来找工作的以从事餐饮业居多,以厨师、墩子、红白案为主,此外,还有普工和少量的保姆、焊工,偶有无技在身的,只能在“简历”上写“任何适合工作均可”。“餐饮业在节后开张较早,所以需求量最大,你看这两天前来求职的就以餐饮业为主。工地还没开工,这时候来招焊工、泥匠、小工这些的几乎没有。”来自眉山的求职者小张告诉记者,餐饮业这段时间的供需其实都挺大,但是相较于前几年来说,想在餐饮业找工作确实是难了许多。

  在记者与多位求职者的交谈中也感受到,国家限制三公消费、整治四风对餐饮业的影响已波及到了这些常年在外打工的餐饮从业者。小张说,前几年在这里来找工作,来招人的老板是一波接一波,但是今年,寥寥无几。

  一位犀浦中高档餐馆的老板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年都会到劳务市场来招人,因为年前一些员工辞职回家了,过年期间自己儿子也顶上当厨师,现在来招人把儿子替换下来,但是这次新招员工人数比去年少。

  不仅如此,餐饮业低迷对这些从事餐饮业的求职者来说,最直接的还是体现在薪酬上。来自攀枝花的小赵已有6年的厨师从业经验,一直在大型的餐馆和酒店上班。小赵向记者坦言:“今年确实不好找工作了,往年一般工资要求都会在前一年的基础上提高几百块,还很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今年我开出的价格与去年一样,4500元/月,但已经两天了也没找到合适的。”

  用工方社保意识淡薄

  在拥挤不堪的人才市场,发布用工信息的大屏幕才是真正的“人气王”。记者注意到,用工信息多是招聘普工,而围在大屏幕前面的也多以年轻人为主,有的求职者拿出手机拍摄用工信息,而有的拿出纸笔作记录,有的则与身旁的人讨论着薪酬待遇。

  接受记者采访的小邓,只有22岁,南充人,前两年一直在江苏某工厂上班,每到过年才能回家一趟。他说自己是家里的独子,所以希望离家近一点,可以常常回家看一下父母。“在成都这边的工厂做普工,其实工资跟在江苏差不多,也买社保,何不就近工作呢。”说话间,小邓的目光也不时瞟向大屏幕。

  随着社会的发展,打工者对待遇的要求不再停留在每月的工资上,对自身权益的保护和利益的诉求也成为了他们的基本要求。在电子科技大学食堂上班的李师傅告诉记者,他两千多元每月,包吃住,签合同,还买社保,工作很是开心,此番是陪同乡前来找工作,希望同乡也能找个舒心的工作,每每同乡与前来的雇主攀谈时,他则在一旁不时提醒,一定要跟老板讲社保和签合同。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像李师傅一样运气好的求职者并不多,问到合同、社保,雇主们往往避而不谈。

  记者注意到,四川与沿海地区工价的差距在不断缩小,城镇化建设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带给新一代的打工者们的不仅是工资的上涨,也带来了思想的转变,舍远取近成为了多数人的选择。小赵即是一例,他告诉记者,准备再打两年工,然后成家,用自己多年的厨艺和积累的钱在家乡单干开饭馆。“不可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要挣大钱还得自己当老板!”

  “串串”扰乱市场秩序

  “你是记者啊,那你帮我找个工作吧!串串太多,我都找不到工作了!”记者端着相机拍照的时候,一位50岁左右的大叔一把抓住记者,开始向记者哭诉被黑中介欺骗的故事。

  据大叔介绍,在锦江区人力资源市场里有很多所谓的中介,称有各种工作,让你花钱上当,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其实不止这位大叔,记者了解发现,市场内的很多人都遭遇过流动的“中介”,有人慧眼识破免于破财,有人则哑巴吃黄连只能自己认栽。记者在人才市场随机采访时,也遇到了几个所谓的“中介”,无论记者说要找什么工作,他们都满口承诺有,而且工资高、待遇好,只是需要记者先交中介费,一般是一个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当记者表示不会交钱或者等上岗之后再交钱时,他们便火速离开。

  据业内人士介绍,这些流动的“串串”就是无营业执照的“中介”,他们盯上的不仅是求职心切的打工者,还将目光瞄上心急的雇主。在远离保安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一个僻静处,记者发现一个“中介”正在向一位刚来到人才市场的雇主谈帮忙招人,招到一个多少钱等等。当记者拎着相机凑上去,该“中介”便匆匆给雇主留下电话离开了。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