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叶檀:新股发行市场化缺一只角

2014年01月13日 07:30    来源: 解放日报     叶檀

  新股发行创出历史纪录,暂停13个月发行有史最长,开闸一周50家公司启动发行,又创历史纪录。

  深圳市场是主要看点:50家新股中,6家主板上市,24家创业板,20家中小板,创业板与中小板占据绝对的优势。这一趋势未来不会变。今年是新三板元年,未来经过时间考验的大量新三板中小企业,会源源不断输送到创业板、中小板。中小企业更适合作为新股改革的试验田,资金可以发挥作用,概念容易炒作,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中国经济未来的新生力量。而低迷的市场无法承受大盘股的压力,目前蓝筹股正在向着准债券市场的方向越行越远。

  头几批发行的新股会受到热捧,此后风险会逐步增加,最终会出现破发的企业。市场风险上升、预期分化,公司质地研究极端重要。公司质地参差不齐,最终会产生分化:行业质地好、发行价格合理的公司受到追捧高价发行,糟糕的公司无人问津。而随着上市公司的增加、过高的定价抑制住炒新的步伐,炒新者下场不妙。2012年参与新股上市首日买入的账户中,截至年底亏损账户占比56.2%,户均亏损0.59万元,户均亏损率10%。资金将仅仅局限在打新领域,炒新的意愿跌入冰窖。风险越不确定,时间越重要,投资者赚一把快钱就走,绝不在市场中多做停留。《新财富夜谭》节目中,东北证券首席投资顾问郭峰表示,趋势投资是主流,价值投资更边缘化。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部副经理钱启敏则表示,炒新风险越来越大,不如打新。

  不仅资金短期化,二级市场的资金也将流入新股。市值配售原本是为了稳定二级市场,但沪深市场分割计算,上市主要在深圳市场,要稳定也只稳定了深市,沪市处于输血的角色中。近期,深市的成交量高于沪市,就是例证。事实上,在打新前两日买入,而后大规模卖出打新的各种“宝典”、“秘笈”已经层出不穷。市值配售不会稳定二级市场,但可以增加市场波动。在T-2、T-1交易日,资金为打新不得不进入、退出二级市场,T+3交错解冻重复参与上述游戏,增加了市场的波动,对从事金融期货的人是大大的福音。

  在打新市场中,小散户被边缘化。他们动用资金的能力低、打新成本高、中签率低,与优先配售沾不上边。机构与大牛散联合主导市场的倾向已经非常清楚。面对股东上市就套现的质疑,面对新股的疯狂,虽然管理部门强调遵循市场定价机制——既然市场愿意出高价,既然有超募资金,与其日后业绩注水,还不如一次性释放红利,让投资者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但还是表示,不能放任自流。

  尊重市场必须彻底,不能顾此失彼。建立市场规则不能手软,如此之多的公司上市,难免泥沙俱下,能否做到造假上市者毫不犹豫立刻退市,以免绿大地式的公司盘踞市场?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强调信披真实,强调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证券服务机构因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投资者损失。

  公司上市按一定的比例设立赔偿基金,日后赔偿成本高昂。资金入账是实实在在的,如果有造假上市,退市处罚、赔偿机制也应该是实实在在的,不要在垃圾堆中再制造一堆垃圾。

  没有信托责任,没有信用溢价机制,就没有市场化。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