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边境城市绥芬河市,整座城市被冰雪覆盖得严严实实。在当地的大小市场里,随处可见俄罗斯人,一排排穿着普通但训练有素的“炒汇人员”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一笔笔地摊式的金融交易。卢布和人民币,两个国家的货币不断在这里交易,仅当地最大的市场青云市场,每天的卢布兑换量就接近6000万卢布(约1105万元人民币)。
最初,绥芬河以对俄贸易起家,并成为了东三省最大的对俄贸易口岸。每年,绥芬河对俄交易额达到2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肩背手扛式的民贸占绝大部分。今年12月初,绥芬河市被国务院批复为中国首个卢布试用试点市,那么,此举对绥芬河及持有卢布最多的绥芬河商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当卢布不再是“偷着、藏着”的货币时,当地金融机构又在进行着哪些布局?人民币在俄罗斯是否与卢布在中国有着同样的地位?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进绥芬河进行实地调查和采访。
在绥芬河,路两旁的商店除了用中文标注外,还需用俄罗斯文字标注,因为这里聚集了大量俄罗斯消费者,几乎所有商店都可用卢布支付。
当地出租车司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平时收钱主要以人民币为主,除非遇到了没有人民币的俄罗斯人会收取卢布,但并不是所有的卢布都受欢迎,只有大额面值的卢布才能换上价 (大额的卢布才能换到相应的人民币,小额面值的卢布很少有人要)。
记者来到了绥芬河最大的卢布兑换市场——青云市场,从该市场的一位经理那里了解到,20年间,卢布兑换人民币经历了大街地摊到商场柜台的转变。
在兑换市场,络绎不绝的中国商人和俄罗斯人纷纷过来换取卢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因为2008年金融危机后,卢布一直走跌,不少持有卢布的中国人损失较大。
民间市场卢布兑换量一天达6000万
在青云市场一楼,摆放着一排桌子,桌后站着卢布兑换人员,市场称为炒汇人员。据了解,炒汇人员一般根据国际牌价确定卢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都是通过网上、电视得知汇率变化,然后到市场上进行兑换。炒汇人员经常根据国际上的卢布和美元波动,随时调整汇率。
有炒汇人员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们都愿意收取大额面值的卢布,大额面值的卢布汇率也高,同时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随时调整汇率。例如,早上5000面值卢布的汇率是0.1847,到中午时间就降到了0.1846,而1000面值卢布的汇率则是0.1841。
“为什么5000卢布汇率突然降了?”记者问。
“不是突然降了,比如有人去俄罗斯做生意要用200万卢布,收够了就不要了,我们收完卖不出去就会降低价格。”炒汇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炒汇收取卢布的主要来源包括:客户直接收取的卢布、国外客商或打工人员回来带有大量卢布。收来的卢布主要是出售给绥芬河从事外贸及物流业的大客户、进出口公司或去国外旅游的中国人。
记者在现场看到,炒汇人员买入和卖出的汇率价格一般都相差1个基点。市场人士透露,炒汇人员不会当天就卖出换回来的卢布,通常会等到卢布上涨后才卖出,中间的价差可达30个基点左右,甚至更高。
“最初,卢布兑换人民币在绥芬河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兑换人员一边放一摞人民币,另一边放卢布,不断吆喝,这种换钱方式也导致一些炒汇人员遭遇抢劫等风险。”青云市场副总经理韩兆光回忆说。
据韩兆光介绍,青云市场已成为绥芬河卢布民间兑换市场的集合地,绥芬河其他几个对外商场收来的卢布都会集中到青云市场,形成了自发性的民间卢布兑换市场。据不完全统计,青云市场每天的卢布兑换量接近6000万卢布。
记者在民间市场看到,商人兑换卢布的程序非常简单,如同商场买卖商品,汇率达成协议后,用计算机进行换算,收取卢布后便将一定数量人民币交给兑换当事人,如果数量少,两分钟之内即可完成。
有商户称,如果去银行兑换,需要营业执照等手续,很少去银行,主要原因是银行汇率低于民间市场。
商户利润被卢布下行蚕食
王丽(化名)是绥芬河亿佰商场内的的一位服装销售老板。她每天的顾客多为俄罗斯人,前些年,过来消费的俄罗斯人很多,卢布对人民币汇率也较高,一年赚十几万元人民币不成问题。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过来消费的俄罗斯人少了些。另外,卢布对人民币汇率日渐下滑。她在2011年储存了20万卢布,截至目前,已损失两万,直到本月22日,她在青云市场按0.18左右的汇率兑换成了人民币。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像王丽储存有一定数量卢布的商人不在少数,规模大的甚至达千万卢布。
王东(化名)告诉记者,他主要批发高档服装,收取的现金主要是美元和卢布,人民币很少。3个月前,他储存了一千多万的卢布,前一段时间卢布汇率超过了0.19,他打算将其全部兑换,结果还没等钱数完,汇率就下去了,现在卢布还在手里,如果这时抛出就会有一部分服装不赚钱,也没地方存放,就只能放在家中的保险柜里。
“为什么不放银行呢?现在银行可以存的。”记者问道。“银行可以吗?我们并不知道。”王东很意外。
记者发现,绥芬河对俄商贸的中国商人的利润主要来自两方面:卢布对人民汇率上行以及俄国经济繁荣带动俄罗斯人进入中国消费。然而,过去5年间,卢布对人民的汇率整体呈下滑走势,2009年最高超过0.24,而在近日最低接近0.1838。
韩兆光称,现在绥芬河民贸市场业主面临的情况是卢布汇率下降,民贸商人利润被蚕食。“绥芬河民贸市场曾有过两次持有卢布造成极大损失的情况。其中一次是2008年之前,卢布币值接近100卢布兑30元人民币,金融危机后卢布下跌,亏损一两百万元人民币的人不在少数。”
炒汇人员很少到银行兑换卢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绥芬河金融机构权威人士了解到,国家外汇管理局黑龙江省分局在今年3月1日就印发了 《黑龙江省绥芬河口岸青云市场卢布现钞兑换试点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已经向一些银行、机构提出视业务发展需求在青云市场设立网点,并开办卢布现钞兑换业务,主要涉及卢布的存、取款业务,卢布兑入、兑出业务等。
然而,很多民贸商人将不兑换的卢布现金放在家中的保险柜,并未存入银行,甚至不知道有可以存入银行。随着国家政策出台,未来金融机构在卢布的相关业务中或变得更加活跃。
据韩兆光介绍,之前他们也为某家银行留出了50平方米的地方,准备用来开设兑换网点,但最终没有设立。
当地一位金融机构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最为关心的是卢布试点细则何时颁布以及具体内容如何,虽然卢布在绥芬河使用已经有20年的历史,而合法化后,一定会在原有基础上更为规范化。
韩兆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未来,如果卢布民间市场不稳定,未来商户或可通过银行兑换减少损失。同时,商户可以将钱存入银行业大大提高了安全性。”
“对于炒汇的人来说,很少去银行将卢布兑换成人民币,除非遇到卢布降价。”一位炒汇人员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