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认为,今年贺岁档影片少主要因为缺乏大制作的影片,都是中小成本影片,而大制作的影片为了保证票房,需要抢占好的档期
“今年的贺岁档没有往年那么火爆,尤其是前半个月,但是《私人订制》、《警察故事2013》上映后,票房迎头赶上,预计12月份能获总票房20亿元,而去年是25亿元。”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黄群飞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今年贺岁档影片数量不到20部,而去年几乎是今年的2倍。
与此前业内人士预期的一样,《私人订制》无疑是今年贺岁档的大明星,虽然上映后口碑两极分化,但票房、排片量一路高歌,截至12月24日已获3.95亿元票房,一片独大之势几成定局。
回顾2012年贺岁档,光线传媒出品的《泰囧》成为最大黑马,一举摘得年度票房桂冠,把电影老大哥华谊兄弟的《一九四二》彻底比下去了。时隔一年,同样是贺岁档,光线出品的《四大名捕2》则表现平平,难以与《私人订制》一决高下。
大制作影片缺席
除了成龙的《警察故事2013》,今年贺岁档影片的投资均在1亿元之下,片量也首次跌破20部,因此引来业内人士的哀叹:今年的贺岁档“缩水”了。往年贺岁档影片一般有30部-40部,今年有些投资方可能吸取了去年的教训,避开这个档期。
虽然有人认为,档期的概念会引来电影的扎堆上映,但黄群飞认为档期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们有固定的观影习惯,有钱和有闲的时候才会去电影院看电影。而档期一般是以假日来划分。“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的经验来看,档期的存在都是有意义的。因为档期内的观影人次多、票房高,尤其对一些大制作的影片而言,除了影片质量,档期对影片的票房是最重要的。”
影院的增加、银幕数的增加,照理说影片数量也应该增加才对,但事实却与预期的差别很大。黄群飞表示,这主要是今年大制作的影片很少,都是中小成本影片。大制作的影片为了保证票房,需要抢占好的档期。前几年,贺岁档影片中古装武打片比较多,一般需要大制作,但如今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已对这类影片审美疲劳,所以接地气的、现实的喜剧片、爱情片、魔幻片会相对更受欢迎。
事实上,小投资大票房的现象在今年的国产影片中屡见不鲜。今年上半年,国产片获票房68.5亿元,同比猛增144%,占上半年总票房的62.33%。在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国产影片有4部票房过5亿元,而进口影片仅《钢铁侠3》一部。其中,《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中国合伙人》等中小成本投资的国产电影屡创佳绩,力压进口大片,使得上半年中国电影市场几乎成了国产片的天下。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影片票房的猛增与电影营销专业化不无关系。其中,预告片的作用尤为突出。
“预告片是非常重要、直接的营销手段,大部分人看影片都是冲着预告片去的。预告片是把观众拉入电影院最有效的手段。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成熟,预告片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私人订制》一片独大
于12月19日上映的冯氏贺岁喜剧片《私人订制》虽然口碑两极分化,但票房和影院排片量却一路高歌。影片首日票房8000万元再次刷新华语片首日票房纪录,此前的华语片首映日票房纪录依次为:《西游降魔篇》7685万元、《小时代》7200万元、《画皮Ⅱ》7000万元。
从影院排片情况来看,《私人订制》首日即获50.99%的排片量,第二日甚至高达55.49%,上映6日始终保持排片量第一,这在华语电影中也是史无前例的。部分影院甚至出现了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根据全国二十大城市电影拍片统计数据,12月25日,《私人订制》仍居排片量之首,《新警察故事2013》紧随其后,分别为41.17%、40.56%,其它影片排片量均不到10%。
就票房而言,几部在映的贺岁档影片两极分化明显。艺恩咨询数据显示,从12月1日至至12月24日,《私人订制》上映6日已获3.95亿元票房,《风暴》、《无人区》、《扫毒》、《四大名捕》分别获2.79亿元、2.52亿元、1.80亿元、1.72亿元票房,而12月24日刚上映的《警察故事2013》首日揽获6808.34万元票房。
“前半个月上映的影片以香港动作片为主,《扫毒》、《风暴》、《四大名捕2》等基本都是老一套,没有太大突破,票房估计最高也就2亿元至3亿元。但《私人订制》是冯小刚的电影,再加上是档期内唯一的一部喜剧片,票房高是正常的。”
此外,与上述动作片不同的是,《私人订制》的观众年龄层更广,不光年轻人愿意看,还有中老年观众,他们一般是冲着冯小刚去的,怀念冯氏喜剧;另一部分年轻观众没有看过《甲方乙方》,觉得只是图个乐呵,即便有人说该片是炒《甲方乙方》的冷饭,也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