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重大生态工程将成生态文明建设抓手

2013年12月25日 07:18    来源: 中国证券报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会议指出,未来将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重大生态工程将成为生态文明落地的重要抓手。由于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投资大、增速快,在相关工程的带动下,诸如土壤修复、河流湖泊等水环境治理和造林等相关产业,将迎来战略机遇期。

  生态工程投资增速快

  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总投资75亿元,2005年启动至今已完成投资72.5亿元。一期工程的实施让三江源草地退化初步遏制,草畜矛盾趋缓,湿地生态功能逐步提高,湖泊水域面积明显扩大,供水能力明显增强。本次会议通过的二期工程,治理范围从15.2万平方公里扩大至39.5万平方公里,占青海省总面积的54.6%。建设内容包括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保护支撑配套工程两大类,共26项工程。

  此外,2000年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一期工程实施的10年间,国家累计投入资金412亿元,完成退耕还林和造林9002万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完成草地治理1.3亿亩,小流域综合治理1.18万平方公里。

  2012年9月,国务院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二期总投资达877.92亿元。实施范围扩大至包括陕西在内6个省(区、市)的138个县。未来将继续提高中央造林补助标准,鼓励各类社会主体投资治沙造林,到2022年基本建成京津及华北北部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

  招商证券分析师孟群认为,上述重点工程除单体项目投资大外,投资增长速度也很快,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五期、矿山修复治理“十二五”年均投资分别较“十一五”增长113%、218%和757%。

  相关产业迎来机遇期

  光大证券分析师陈俊鹏认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继续贯彻落实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以重点区域和关键领域为抓手,实施重大战略性生态工程的思路。

  从广东省碳交易市场的启动、京津冀晋蒙鲁六省市签订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合作研究协议,到《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发布,《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行动计划(送审稿)》的研讨,以及刚刚结束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因此,仅从目前的政策发布频率来看,生态文明的推进速度在加快,并有全面铺开的趋势。

  从近期政策方向上看,新政策中环境治理逐渐被弱化,更多以生态环境修复、生态工程等形式出现,追求长效机制。实现生态文明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资源节约,主要指节水、节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保护,污染源控制,即大气、市政和工业污水治理、固废治理等;生态恢复,指将现有的已污染部分进行还原,使土地、河流恢复到原有形态,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承载力,对应手段有水环境修复、土壤修复等。

  陈俊鹏认为,未来生态文明之路将从上述三个方面展开,除了大力推行环境治理之外,与资源节约、生态环境恢复相关的工程项目将被大力推行,系统地解决目前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土壤修复、河流湖泊等水环境治理、循环经济、节能、造林等紧紧围绕生态恢复与维护而展开的一些领域,会有大发展。


(责任编辑: 郑海斌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