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美元保持坚挺英镑大幅反弹

2013年11月15日 07:22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嘉瑞基外汇之星 李映辰

  美国劳工部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非农就业人数增长远高于预期,失业率则符合预期。强劲的就业数据令美联储何时缩减Q E的时间更加难以捉摸,此前大多数分析师预期美联储年内不会缩减Q E,但异常强劲的就业数据或将对美联储的决定产生重大影响。美元指数目前仍面临一波下调压力,但后市重拾涨势的希望较大。

  美联储缩减Q E进程或加快

  从美国10月非农就业报告中可以看到,尽管非农就业人数大幅增长,但也有不足:国家劳动力大降了72万人,劳动参与率降至自1978年3月以来的最低点。此外,失业率也从7.2%升至7.3%。而且家庭调查显示,就业人数大幅下滑。尽管在政府停摆期间暂时解雇的联邦雇员从技术上而言是被计入非农就业人数的,但在家庭调查中,他们是被计入临时解雇的。政府部分停摆对非农就业人数的负面影响似乎没有波及私人领域。

  意外强劲的10月非农就业数据令美联储在12月的会议上宣布缩减Q E的压力陡增,并引发了市场对美联储是否会在年内缩减Q E的热烈讨论。观察家在美联储何时缩减Q E问题上意见不一,一些人认为美联储需要看到11月份的就业报告展现出就业持续改善的证据,而另一些人则认为需要更多月份的证据,而不仅仅是11月。

  虽然本次的就业报告并不是决定性的,后面会有修正,但美联储将在12月会议上对是否要削减Q E展开激烈的讨论。我们曾经预计美联储需要等到明年3月才做决定。此就业报告提供了更多的问题而不是答案。下周四凌晨,美联储将公布10月的政策会议记录,我们将尝试从中获取更多美联储对于缩减Q E的态度。

  美元指数在升破大级别下降趋势线的阻力之后保持上行动能。日线图M A C D仍然处于多头动能充盈的阶段,80.70被升破之后,下一道强阻可直接看到82.65,上涨空间仍然较为广阔。4小时图多头动能有所减弱,目前价格正在挑战均线系统的依托。预计美元指数仍面临一波下调压力,但后市重拾涨势的希望较大。

  英国2015年升息概率加大

  英国央行本周公布的季度通胀报告显示,央行将英国2013年的经济增长由1.4%上调至1.6%,将2014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2.5%上调至2.8%,并预计2015年三季度失业率降至7.0%升息门槛的可能性超过了50%。同时,本周公布的英国至9月三个月IL O失业率为7.6%,创4年来的新低。这对英镑走势形成利好提振,使英镑大幅反弹。

  英国央行在8月推出了联系英国失业率的央行利率前瞻指引,称央行在失业率降至7%之前不会考虑升息,并表示不认为失业率在2016年之前会达到该水平。但是仅仅几个月之后,英国央行的口风就出现了改变,这暗示了英国央行有可能将提前于2015年升息。英国央行行长卡尼在通胀报告发布后的讲话中谈到了失业率问题,认为失业率降至7%是考虑加息的重要条件,但不会自动触发加息。英国央行可能在失业率降至7%的门槛后仍然维持利率不变。

  卡尼还表示,英国经济复苏的势头已经稳固,经济增长改善但仍面临较大阻力,经济回归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回归常态。与历史水平相比,英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是温和的。卡尼同时指出,英国央行会在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之前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英国央行预计通胀将会在2015年一季度降至2%的目标下方。卡尼还赞扬了前瞻性指引的作用,认为前瞻性指引对英国经济起了正面的作用,如果没有前瞻性指引,市场可能会预期央行将很快升息。英国央行7%失业率升息门槛的决定是现实的,我们预计英国失业率将会在2015年三季度降至7%,而在此之前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明年新西兰利率有望上调

  新西兰央行本周表示,明年新西兰利率有希望开始上调,但加息对汇率可能造成的影响值得关注。

  新西兰央行指出,新西兰通胀率已经开始上升,因此有必要调高利率,一如近期数次声明中所指出的那样。新西兰央行行长惠勒在国会表示,这可能加大对汇率的压力。他主要是担忧加息会对汇率构成上行压力。另外,中国成长放缓是新西兰面对的最大风险之一,而巨大的外部冲击有可能引发新西兰房价的暴跌。新西兰央行公布的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强调,房地产市场估值过高是该国金融体系面临的主要威胁。新西兰央行副行长斯宾塞表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央行可能会提高利率来应对目前适度的通货膨胀,膨胀压力部分来自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将会对打压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起作用,但是该政策并不会将泡沫打破。央行的报告同时强调了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对新西兰金融系统的威胁最大。预计新西兰央行会维持利率在当前水平直至明年4月24日发布货币政策回顾报告,不过新西兰央行首次采取行动的预期时间跨度可能介于3月13日的货币政策例会至6月12日会议之间。


(责任编辑: 蒋诗舟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