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来,利比亚国内局势的再度紧张引发了伦敦原油市场炒作热情的快速升温,同期,美国原油库存延续第六周上升对价格形成了较明显抑制,两地原油价差亦扩大至6月份以来最高点13.1美元/桶。价差的异动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投资者对其未来走势的讨论甚至高过了对油市方向的关注。
笔者预计,随着美国炼厂开工企稳和成品油出口增长,油市整体仍将呈现弱势,价格弱势下跌将以纽约逐步见底企稳、欧洲和亚太市场补跌的形式实现,11月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将分别回落至每桶95美元和102美元。
输油障碍消除美国油价趋于统一
近期纽约伦敦两地原油价差再度升高,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包括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等主要投行均不看好两地价差的持续扩大,不过市场主要关注于纽约W TI原油期货交割地库欣的供需情况。但实际上,自8月份美国多条自库欣和中西部地区至主要炼油区美湾管道的修通,此前影响库欣库存外流的瓶颈已经基本消除,美湾基准原油LLS(路易斯安那轻质低硫原油)与中西部基准原油W T I价格已回落至三年最低水平0.75美元,与欧洲Brent原油价差亦扩大至历史最高水平11.1美元。因而目前决定两地价差的因素不再是中西部至美湾的运输瓶颈,而是美国与全球市场的割裂。
1979年,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引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短短六年间,两次石油危机重创美国和发达国家,同年美国通过原油出口禁令,仅允许少量阿拉斯加和西北部地区生产的原油出口加拿大,但这部分原油随后亦以成品油的形式重新回流美国。在随后长达30年的时间内,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消费和进口国,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原油出口,但其国内的供需状况会通过进口的增减影响国际市场。因而虽然最初W TI原油设定为美国本土原油,但在美国强大的金融和能源市场影响之下,自1983年上市以来,W TI原油期货一直是全球基准。
不过自2010年开始,加拿大原油产量快速上升,在港口和基建限制下,新增原油悉数流入美国;2011年末,页岩油产量开始快速提升,北美整体原油自给率大幅提升,美国进口依存度也下滑至不足40%。在管道缺乏的限制之下,加拿大和集中于美国中北部地区的原油大量堆积于库欣和中西部地区,这也引发了纽约原油价格长期较国际市场贴水。不过此间,美湾地区原油仍依赖于海外进口,L L S与Brent价差维持稳定,与W TI价差快速上升。
但今年初开始,随着Seaw ay管道扩容以及K eystoneX L南段等管道接连开通,中西部至美湾的原油运输已不存在明显障碍,9月起,LLS较W TI升水快速收敛,截至10月30日已降至三年低点1.8美元/桶,其与B rent价差亦扩大至历史最高水平11.1美元/桶。在这一背景之下,W T I与Brent价差反映的已不再是中西部与美湾的价差,而是美国与全球市场之间的价差。
美国成品油出口上升溢出效应将显现
从历史来看,W T I曾经能够成为全球标杆油价的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可以通过进口的增减来影响全球供需,然而随着近年来美国进口的持续下滑以及来源国家的缩减,通过原油贸易进行调节的可能性已不大。
9月美国原油进口量为每天797万桶,来源国中,进口量占比58%的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和委内瑞拉四国因条件所限,能转运亚太和欧洲市场的空间极小;占比27%的沙特、伊拉克和科威特三国出口美国多为长期协议并带有较强政治属性,虽然目前价格低于亚太和欧洲近18美元,但依旧保持较大出口量,因此能调节空间同样不大。
能够根据价格快速调节出口的国家主要集中于西北非,包括尼日利亚、安哥拉和阿尔及利亚等国,但北非国家占美国总进口量仅约12%,且已经从6至8月的高点65万桶/天快速下滑至30万桶/天,继续下滑空间有限。从船运数据来看,10月西非出口往亚太原油船货也上升至192万桶/天,为22个月新高,北美油价的下滑推动该地区原油逐步转运其他地区。
因此,美国原油的供应充裕已难以通过原油贸易的方式向外传导,然而自7月份以来,中西部运输瓶颈打开,W TI贴水快速收敛,同期美国持续放松对水力压裂的监管,随后原油产量快速上升,截至10月25日当周,已较6月底上升76万桶/天(11%),这也引发了美国原油市场整体明显承压。
不过这一局面将在四季度出现改变,虽然原油出口受限,但美国成品油出口的提升将削弱欧洲炼厂利润并影响欧洲炼厂开工和原油需求量。随着美国中西部低价原油大量冲击美湾和东北部主要炼油区,目前成品油主要消费区价格已经跌至12个月最低水平,与欧洲成品油价差亦降至两年最高水平。目前同标号汽油裸油价差已扩大至40美元/桶,远超自美国东北部至西北欧的运费成本,逆向套利窗口已经开启。
受其影响,美国成品油出口量在9月份出现了快速上升,出口量刷新历史最高水平335万桶/天,净出口量亦达历史最高水平160万桶/天,接近于美国总成品油消费量的10%。9月下旬之后,随着美国汽柴油价格的持续下滑,这一趋势在随后四周内有进一步加速趋势,最新一周净出口已达170万桶/天水平。
美欧取暖消费或下滑两地价差将收敛
因此,笔者认为,随着成品油出口的增长,美国原油的供应盈余将通过成品油贸易流动向外溢出。随着美国成品油出口的进一步提升,成品油价格企稳,美国炼厂开工率亦逐步见底,这将对美国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同期欧洲炼厂开工下滑,将对Brent原油形成压力,两地原油将逐步收敛。
不过考虑到全球原油市场目前整体的供应宽松格局,北美、北海和俄罗斯产量回升;伊核谈判将降低美欧对伊朗的打压力度,虽制裁难取消,但出口有望回升,11月苏丹复产,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伊拉克产量回升,全球原油供应将逐步回升。同期淡季临近,且根据N O A A (美大气和海洋管理局)预计,今冬气温将高于历史同期,美欧取暖消费将较往年下滑约30%,全球原油消费将现回落。供需趋宽松,同期宏观影响逐步消除,油市整体仍将表现弱势。
基于上述因素,笔者预期11月纽约和伦敦两地油价将分别回落至95美元和102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