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民徐雪根买房贷款前,想查个人信用记录。近日,他打开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网页,点击进入互联网个人信息信用服务平台进行注册。
徐雪根说,在注册时,想选择“私密性问题”这种身份验证方式,但系统要求在规定的几分钟时间内回答相应的问题,例如第一次在哪家银行办理了信用卡,授信额度是多少等。
“这要求记得很多细节,不然很有可能答不上来,通过不了验证。”徐雪根感慨。
从今年3月起,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已经面向江苏、四川、重庆3省市试点网上查询信用记录。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的统计显示,该支行去年为企业、个人查询个人信用报告726户和107978人次,平均每天为400人次提供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人民银行苏州市中心支行的相关负责人说,网上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试行半年来,共有1000多人次进行了网上查询。“与柜面实时查询信用报告相比,目前的网络查询量显然还是很少的。”这位负责人分析,一是宣传得不够,很多市民还不知道网络查询的方法;二是“可能在身份验证环节有难度”。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征信管理处副处长孙炜告诉记者,截至8月末,四川已累计注册5.8万名用户,5个月内社会公众共查询13.83万次。刚开始注册时,验证通过率比较低,平台根据反馈作了相应的调整。以前,私密性问题验证时要5个问题全答对,才能注册成功,现在改为答对4个问题即可。
另外,为确保网络查询中身份验证的严格和安全,验证结果和查询码要在隔天才能发送至个人手机,这个“非实时性”对不少个人信用报告有急用的市民也不适用。
孙炜介绍,在试点期间,银行方面主要是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公众了解这个系统,知道怎么注册,尤其是对计算机不熟悉的人群。个人注册24小时后才能有反馈结果,有些人等不及,银行就要做好解释工作。
孙炜还建议,居民要学会管理自己的信用,比如有几张银行卡、有没有贷款、有多少贷款等,要做到心中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