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手机恶意软件激增 “二次打包”形成灰色利益链

2013年10月15日 21:33    来源: 新华网     郭宇靖 南婷 王晓洁

  智能手机功能强大、种类繁多,为人们的移动互联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然而,手机应用在我国仍处于野蛮生长时代,质量参差不齐、恶意扣费、窃取隐私贩卖等问题时有发生,并已形成分工明确、利润分成的灰色利益链,对消费者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带来严重威胁。

  有机构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新增手机木马、恶意软件及恶意广告插件超过45万款,平均每天新增2500余款恶意软件,感染总量超过4.8亿人次,接近2012年一整年的感染量。

  专家指出,目前资费消耗、恶意扣费、隐私泄露已经成为手机应用的三大危害。恶意软件可以通过修改定制ROM、运营商定制渠道、第三方应用市场、山寨手机预置软件等渠道传播。其中,曾经让安卓系统赖以生长壮大的第三方应用商店、手机论坛、各类刷机ROM等,正成为恶意软件滋生传播的摇篮。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对手机应用的越权读取隐私行为研究发现,恶意软件中,部分不正规含广告插件类应用,越权过度读取用户的隐私权限尤为明显。

  “神庙逃亡”是目前具有相当高人气的经典跑酷游戏。腾讯手机管家针对官方正版“神庙逃亡”、含广告插件版“神庙逃亡”、被植入了病毒代码的伪“神庙逃亡”三个版本的软件权限读取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结果显示,官方正版的“神庙逃亡”没有读取隐私权限,而含广告插件的“神庙逃亡”读取了手机号、地理位置信息、拍照、浏览器书签、弹通知栏通知等6项权限;而被打包了“病毒代码”的伪“神庙逃亡”则读取了包括通话记录、联系人、发送短信等11项权限,用户的关键隐私遭受严重威胁。

  病毒制造者与非法广告渠道商已经形成了一条非常成熟的利益链条。业内人士指出,山寨知名应用的“打包党”,在官方应用中嵌入广告插件甚至恶意代码,通过用户点击广告、后台下载软件产生非法推广利益以后,病毒制造者与非法广告渠道商进行收入分成。由于这种盈利模式见效快,操作成熟,包括神庙逃亡等一些知名软件和热门游戏经常被大规模二次打包。

  “迫于短时营收的压力,许多手机应用开发商在没有找到更好的盈利模式之前,应用内置广告仍然是最直接的收入来源。”网秦安全专家夏然指出,他们惯于对知名软件进行反编译,插入恶意代码、广告代码等,然后再将软件重新打包,投放到第三方应用市场或论坛中,用户下载以后在其手机中会以通知栏、悬浮窗提醒、广告展示等多种形式诱导用户点击,同时还会窃取用户的隐私信息并上传,或者在后台静默下载各种软件。

  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手机安全专家陆兆华说,通过非法读取手机信息将用户的隐私信息贩卖给第三方机构或广告数据公司,第三方机构广告公司可以通过用户手机号码推送广告信息,或者根据用户所处的位置与用户的行为习惯,精准匹配相应的广告或者推送相应的软件。


(责任编辑: 韦伟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