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护航经济“第二季” 货币政策将长期稳健中性

2013年09月25日 07:13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宣布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各界广为关注的是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的这个阶段会坚持一种怎样的取向?其实,李克强在9月份已先后两次对这一问题做出了说明。

  9月23日,李克强在会见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时指出,今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选择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策略,坚持不扩大赤字,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而是采取调结构、促改革的方式稳增长,着力激发市场活力。

  这是李克强在9月份第二次对货币政策的基调予以强化。9月11日,李克强在第七届夏季达沃斯论坛致辞时明确指出,在货币政策方面,保持定力,即使货币市场出现短期波动,我们也沉着应对,不畏艰险,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管理好流动性,重点通过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既不放松也不收紧银根”,意味着货币政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继续坚持稳健中性的取向。在这个阶段,以金融改革来激发市场活力是最重要的看点,也是释放改革红利之所在。

  毫无疑问,下一步要推进的金融体制改革,其关键就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基本取向,而力度统一协调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改革的推进。

  今年以来,金融改革明显提速: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扩大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连续出台政策促进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放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标准等等。

  从已经推行的这些金融改革措施来看,坚持市场化取向的特点非常明显。概括地说,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社会可以做好的就让社会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最终形成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决策层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及金融改革,说明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攻坚阶段。对于正在进行深化的经济体制改革而言,金融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

  在这样一个改革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取向要明晰而坚定,要给市场以准确的预期,这样才能有利于金融体制改革进程的推进,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

  因此,稳健的货币政策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延续下去。在这个时期,金融机构要迅速调整资产结构,努力壮大实力,为中国经济“第二季”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其实,从6月末钱荒以来,在央行稳定货币供应的思路下,金融机构开始主动调整自己的资产配置情况,在随后的几个关键时点里,流动性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小,货币市场资金价格也逐步趋于平稳。

  后续货币政策的重点是为经济转型升级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和货币条件。简言之,就是信贷投放会保持一定的规模,这部分增量要用好;同时也要盘活存量,可理解为发展直接融资。比如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和规模。无论是用好增量还是盘活存量,都将间接或直接的在股市上反映出来,这种影响是正面且积极的。

  总之,在中国经济进入提质增效“第二季”的特殊历史时期,货币政策需要长期坚持稳健中性的取向,以护航金融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证券日报 阎 岳)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