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美联储意外维持QE 中国经济能否免疫?

2013年09月23日 08:00    来源: 国际商报    

  9月18日,美联储意外宣布维持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几个月来,受美退出QE预期影响的新兴市场吃尽了“苦头”,股市、债市、汇市则纷纷下挫。对于“量化宽松综合征”,中国是否能够“免疫”?专家表示,资本账户未开放和经济规模较大让中国没有受到剧烈冲击。此外,欧美发达国家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其经济改善有利于中国。

  美联储9月18日宣布维持现行宽松货币政策。在此之前,新兴市场股市、债市、汇市下挫,资本逃离压力明显。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一度表现出的强势增长是否已到尽头?中国经济又可否“幸免”?

  内外因致资金外逃

  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统计显示,5月底以来,新兴市场资金流出持续扩大,截至8月底,印度、南非、印尼、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股市跌幅在10%~20%之间,货币贬值8%~20%。同期,欧美股基则实现资金净流入,欧洲股基资金净流入额创66周以来高点。

  “资本逃离新兴经济体趋势明显,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中国银行总行金融市场总部分析师王蕾指出,外部因素表现为,经过量化宽松等政策的刺激,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明显,与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增速差逐步缩小,经济政策回归常态势在必行,市场的资本吸引力急升;内部因素表现为,经常项目下的赤字过高,基础设施投资严重不足,居民的消费杠杆率过高等经济“缺陷”导致新兴市场经济本身已经出现结构性减速。

  数据显示,2013年第二季度开始,亚洲多个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放缓,其中印度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仅为4.4%,增速放缓至2003年下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印尼第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回落至5.81%,已经连续4个季度处于下降态势。

  中国如何“免疫”

  中国被这场资本外逃风暴卷进去的概率有多大?国际金融问题专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认为,资本账户的相对封闭和货币政策相对自主令中国在这场风暴中“独善其身”。同时,较大的经济规模则为中国创造了极好的经济弹性。

  赵庆明表示,资本账户相对封闭将中国与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相隔离,也使中国人民银行能够控制国内流动性状况,“短期资本很难在未开放的中国金融市场‘兴风作浪’。”

  赵庆明说,由于中国在过去几年里基本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因此人民币汇率并未出现其他亚洲经济体货币那样的大幅震荡。

  他还强调,尽管中国经济也告别了高速增长的时代,但对外部资本来说,中国自身的经济体量决定其是新兴经济体中难得的一个能与发达国家经济吸引力媲美的市场。

  知名数字媒体和在线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奥多比最近就在中国市场全面推广包含出版、统计、广告等全产业链的DPS数字出版套件,其数字出版解决方案客户经理史蒂夫就直言,“这款套件在欧美日等地早已全面应用,中国市场算上线比较晚的,因为中国出版市场对于数字出版有很多刊号和合作伙伴方面的限制,但是我们仍要进入,毕竟中国市场就是未来的‘世界市场’。”

  至于缩减量化宽松规模会否通过贸易渠道影响新兴市场需求,进而对中国产生间接性影响,专家分析指出,美国和欧洲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市场。美国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欧洲经济的改善,有助于中国对其出口,这对中国出口的积极影响会超过新兴经济体需求放缓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比之下,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大幅贬值,而人民币汇率则保持坚挺,由此可能造成的削弱中国出口竞争力更值得担忧。


(责任编辑: 郑海斌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