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大富科技陷盲目扩张怪圈:越收购越亏损

2013年09月11日 06:54   来源:中国经济网   田运昌

  久旱逢甘霖。大富科技(300134.SZ)9月8日晚发布重组预案后,9月9日复盘股价便飙至涨停。10日上午开盘后,大富科技再度涨停,现价已跃居13.92元/股。凭借着交易对手的业绩保证,以及国内三大通讯商4G建设的启动,大富科技股价在各路资本裹挟下高歌猛进。

  爆炒的背后,危机仍不能被完全忽视。自大富科技上市以来,挑肥拣瘦地收购兼并至少已达6次之多,然而公司2012年陷入巨额亏损,2013上半年仍亏损3043万元,此次收购是否能如愿实现业绩翻盘,尚待观察,不过从收购标的的专利来看,发展的想象空间可能还要打折扣。

  多次收购陷入窘境

  华阳微上半年业绩逆转

  大富科技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拟用股份和现金收购控股子公司深圳市华阳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阳微”)剩余的48%股权,作价2.49亿元,增值率为927.13%,该48%股权系自然人滕玉杰所有。从上市至今,这算是大富科技上市以来的第7次收购兼并了。

  2011年大富科技通过大富科技(香港)有限公司收购MTSRL61%股权,借以提高制造能力和市场空间,然而2011年和2012年MTSRL均亏损。

  同年,大富科技从控制人孙尚传手中以2974万元收购创立不久的深圳市配天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意图进军物联网产业,不过深圳市配天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至今尚无收入,每年亏损数百万元。同年11月,大富科技再次向关联方伸出橄榄枝,收购配天安徽技术有限公司的汽车空调系统总成相关部分资产,共计916万元,然而此后大富科技再也没有提及空调业务。

  2012年,大富科技购买成都意德电子技术有限公司35%股权再增资,以求获得更强的技术实力,然而只过了一年就惨遭退货,原因是经营状况低于预期。大富科技收购深圳市卓胜通科技有限公司的经历也如出一辙。大富科技收购卓胜通4个月,便卖给大股东名下企业,理由也是业绩不如预期。

  此外,2012年7月,大富科技巨资收购弗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因为搬迁等因素,今年上半年就亏损2005万元,一举导致该公司资不抵债。

  上述并购的亏损,成了大富科技不可承受之重,唯一让大富科技欣慰的也许是2011年对华阳微52%股权的收购,收购价是1211万元,不过2011年和2012年华阳微的业绩均向好。但仅仅2年时间,华阳微剩余48%股权作价竟高达2.4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华阳微业绩不佳的苗头已经出现,继2012年实现净利润2457万元后,今年上半年竟出现86.44万元的亏损,营业收入也同比下降45%。

  估值过高

  内部交易难看清?

  受资本市场爆炒的影响,9月10日午间,大富科技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此次重组并购华阳微电子股权面临8大风险。

  其中提到标的资产存在估值风险。华阳微电子全部股东权益的预估值为54100万元,较评估基准日账面增值率为927.13%,溢价较高。此外,宏观经济的波动、国家法规及行业政策的变化、RFID行业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等情况,都可能使未来盈利达不到资产评估时的预测,导致出现标的资产的估值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情形。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此次收购虽然有业绩保证等等,可能还会陷入收购后不达预期的覆辙。主要原因在于,华阳微的专利稀少,名下仅8项专利技术,然而同样从事电子标签的远望谷,每年申请专利就高达40个,申请的电子标签相关专利至少120个。以目前远望谷每股净资产2元计算,现在股价9.4元/股,也就意味着市净率是470%,如此可知,大富科技收购华阳微的市净率927.13%几乎是远望谷的一倍,华阳微可能存在估值严重过高的问题。

  此外,即便大富科技收购交易对手滕玉杰予以业绩保证,但该项收购也存在利益输送的可能。收购预案显示,2012年华阳微电子标签的收入是5669万元,然而大富科技2012年合并财务报表显示的电子标签收入是6621万元,由此似乎可以说明,华阳微与大富科技控股子公司存在内部交易。因为存在内部交易,所以即便财务报表中华阳微的盈利达到预期,但是否客观公允还另当别论。

  实际上这种有关“内部交易”的说法在投资者的提问中早已有之。不久前,一位投资者提及大富科技收购孙尚传旗下的配天物联网公司后,配天物联网公司持续亏损,但是大富科技的回复则是配天物联网与华阳微电子协同效应明显。

  对于上述种种疑问,9月10日,记者按要求给公司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时间仍未收到回复。(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