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A股流动性取决于央行之手

2013年08月26日 15:19   来源:深圳特区报   王欣

  QE退出,对国内A股市场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流动性上。分析师认为,如果央行及时出手化解,其对A股的影响可能仅在部分日期受情绪上的带动跟跌,影响A股走势的因素仍将以国内主导。

  在全球资金迅速从各个新兴市场退潮的同时,中国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 月新增外汇占款为-244.7 亿元,延续上月下滑走势,为年内的第二月度负增长。

  该数据毫无疑问立即引发了市场对热钱流出而导致的流动性紧缩忧虑。申万分析师提出,鉴于流动性底线的重要性,央行不会无动于衷,近期央行频频逆回购验证这种观点。“在需要的时候,央行仍会做一些适当的结构性的微调。”中信策略团队预计,5、6 月出现的流动性危机不会发生。

  实际上,在全球流动性形势越来越紧张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近来却有好转迹象。最出乎意料的证据,是上周公布的8月汇丰制造业PMI初值50.1,重回50荣枯线以上,显示经济有所企稳。更让政策腾挪空间加大的,是8月以来农产品价格走势比较平稳,猪肉价格上涨也有所放缓,投资者预计年内通胀总体形势比较乐观。

  南方基金策略分析师杨德龙认为,当前政策越来越偏向稳增长,经济也的确有暂时企稳迹象,可以选择配置更加激进一点的低估值周期股,以及能够穿越周期实现快速成长的新兴行业、服务相关板块,前期无业绩支撑而被热捧的概念股短期存在一定的回调风险。

  QE退出惊挫全球新兴市场

  多家投行发出警告:今年第四季度金融领域将迎来更严峻考验

  上周,新兴市场集体遭遇重挫,股市暴跌,货币大幅贬值,其中尤以印度、印尼为甚,令市场惊呼色变:亚洲金融风暴重现?!

  实际上,当前全球金融环境的确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有相似之处,有人甚至将上世纪80年代拉美债务危机、1994年墨西哥危机、2001年阿根廷货币危机都拿出来比较,预言因美联储收缩资产购买规模而触发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市场大调整已正式开启。

  这一轮以新兴市场为代表的全球金融大调整究竟会向何方演绎?对中国金融市场、股票二级市场的影响有多大?投资者该如何应对?记者广泛采访了业内专家。

  两轮调整中断牛市梦

  刚刚过去的一周,对全球新兴市场来说仿佛梦魇重现。尤其是8月20日的全球同步重挫,让人恍觉东南亚金融风暴又起。

  实际上,这已是短短3个月时间里,由美国QE退出预期在全球引发的第二轮调整,上一轮就发生在6月。

  从同花顺数据上可以清晰地看到,5月20日以来,印度孟买Sensex指数经历了两波急速而剧烈的调整,最近一次股指从7月23日的反弹高位,到8月22日盘中最低点17759点,1个月内大幅下挫了12.5%。

  印尼雅加达综合指数表现更差,从5月21日同步开始调整以来,中间几无像样反弹,至8月20日大跌之时,3个月间的最大调整幅度达到22.6%!

  在亚洲其他市场: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就牛气冲天的日本股市,在5月22日也出现了转折性的放量大跌,一根长阴不仅破坏了整个牛市格局,而且导致市场牛气不再。7月虽有一轮反弹,但7月18日之后再次陷入抵抗型下跌的格局,至今仍然没能走出下跌通道。

  以此观之,中国A股在6月的全球调整中因与国内“钱荒”共振,沪指跌幅高达20%;而8月以来,市场一直呈现震荡横盘的格局,与东南亚新兴市场相比几可称为波澜不惊。

  与A股相似的还有韩国股市。韩国综合指数在5月30日起的第一轮调整中重挫20%,而在8月的第二轮调整中表现则相对淡定。

  内有患而外忧触发之

  为什么同为新兴市场,同样受到美联储收缩资产购买规模而导致的资金流出压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如此不同?美联储的QE退出是否会演化成新一轮亚洲金融风暴?

  申银万国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东南亚股市、债市、外汇出现大跌,导火索在于经济形势恶化、双赤字高企。目前的跌幅尚不及今年6月,并不会形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但真正要警惕的是美国未来4个月将退出QE带动资金外逃,东南亚的廉价资金枯竭,导致融资成本上升,赤字扩大、经济恶化的风险。

  实际上,市场分析师们均认为,危机中的新兴市场看似“外感风寒”,而实际上是“内有虚热”,只有“扶正祛邪”,提升自身的抵抗力,才有可能在新一轮全球性的量化宽松退出潮中保全自身。

  仔细观察此轮风暴中心的两国,均是内有隐患在先,外邪入侵在后。

  例如印尼,二季度该国GDP从6%下滑至5.83%,为近3年来最低季度增速。印尼总统苏西洛在最近一次讨论经济工作时也承认,近期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导致印尼出口下滑,经常账户赤字不断扩大,进一步影响印尼经济增速。

  与印尼有着相似症结的还有印度,该国经济也受到通胀高企、经常项目赤字和预期赤字攀升,债务负担加重等因素拖累。为了对抗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印度上周推出限制黄金白银等进口,以及收紧海外投资、海外汇款等资本管制的措施。但此举反而加剧投资者对印度经济和政府的不信任,资金外逃变本加厉。

   警惕QE退出风浪在后

  尽管中国、韩国等经济内生力量较强的新兴市场国家在8月20日以来的新一轮全球性调整中表现较为稳定,但多家投行均发出警世危言:美联储退出在即,今年第四季度,全球金融市场将迎来更严峻的考验。

  招商证券策略团队提出:“不论是上世纪80 年代拉美债务危机、80年代末台湾地区和韩国的资产泡沫破灭,还是1994年墨西哥危机、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及2001年的阿根廷货币危机,都发生在美国持续紧缩货币政策之后。”最危险的时候不是美国加息的初期,往往是加息的末期甚至更滞后。

  中信证券策略团队则预言,美联储在北京时间9月19日凌晨正式宣布开始削减资产购买规模仍是大概率事件。未来两个月资金流出新兴市场将加速,警惕部分基本面薄弱的国家如印度、土耳其、巴西等爆发金融或经济危机。同时,大宗商品价格调整随时可能展开。

  MarketWatch专栏作家 Brett Arends的一番话令记者印象深刻:“5月初的时候,美国政府还能够以1.6%的利率借钱十年。可是现在,短短不到四个月之后,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就已经达到了2.88%。”

  这些看似微小的数字变化,带来的却是政府及企业的巨量财务成本增长,尤其是对于债务负担空前沉重的美国经济。Arends认为,哪怕是“正常”利率都会造成重大的连锁破坏,而股市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居于高位,显然加大了暴跌的风险。

  如此悲观的前景预期,以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总裁拉加德昨天在杰克逊霍尔经济研讨会上呼吁,各国不应“仓促退出”异常宽松的货币政策。她强调,各国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为全球政策制定者实施改革赢得了时间和空间,使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的最严重阶段走了出来,政策制定者“善加利用这段时间”,更充分地考虑这些非常规政策的影响(包括局部和全局影响)及其如何影响退出路径。 


(责任编辑:粟沙沙)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