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招聘保险营销员越来越难

新版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实施
2013年08月21日 08:08   来源:经济导报   刘勇

  大学生们的职位意向要么是公司管理层,要么就是财务部或者后勤部。如果你告诉他招聘保险销售员,他们会放弃应聘机会

  近日,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新版《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监管办法》已经从7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规定报名参加保险代理人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当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此举将原本招聘就比较困难的保险公司推向了深渊。导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中小寿险企业的招聘主力都转为同业引进的营销员团队。一些大保险公司的营销团队在利益的引诱下整体跳槽到其他保险公司。营销员招聘陷困局“现在营销员太难招了。”说这话的是一家寿险公司营销一部的经理赵泽华。

  赵泽华告诉导报记者,他最近一段时间在多家平面媒体上大打招聘广告,但实际效果并不好 。“一般情况下,公司都会去人才市场招聘或者进行网络招聘,有时候还会去各个高校招聘。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对保险销售并不感冒。”赵泽华表示,大学生对保险销售工作抗拒的原因,一方面与目前的就业观念、对自身定位不准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保险业自身的口碑不佳有一定关系。“虽然公司在7月初给我的团队配备了4名刚毕业的大学生,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都走了。没办法才自己打广告招聘的。”正如赵泽华所说,一家寿险公司的人事部经理于艳丽告诉导报记者,其所在的保险公司每年也能招到一些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但让他们留下来却更为困难。因为这些高学历人才只是将保险公司视为找不到理想工作时的权宜之计,“实在找不到工作了才会选择来保险公司过渡一下,等到有合适的工作立马就走了。”近期她感到招聘的难度越来越大,尽管参加招聘会的大学生很多,但是主动应聘销售员的人数却几乎为零。“大学生们的职位意向要么是公司管理层,要么就是财务部或者后勤部。如果你告诉他是保险销售员,他们会放弃应聘机会。”于艳丽告诉导报记者,尽管公司在网上刊登了招聘信息,并且不定期摆摊设点招聘保险业务员,但主动打电话来咨询的人少之又少。最后,她只能通过在俊才网、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搜索求职者的简历,逐个打电话邀请对方来面试,但也收效甚微。“大部分人对做保险都心存顾虑。”于艳丽说。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近年来保险业在中国发展非常快速,在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的当下,依然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势头。据导报记者了解,为了开拓市场,很多保险公司都求贤若渴,几乎全年都在招聘保险销售人员。“保险业务员要求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销售能力,并且对所售的险种要有一定的了解,最好人脉较广。”于艳丽解释说。“拉人头”怪圈于艳丽在与导报记者交流时也坦言,这两年个险营销员一直都面临增员难的问题,提高学历之后就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事实上,保险营销员增员难一直是保险公司的普遍现象。“即使保险佣金很高,没有社会关系网的我能卖出几份保险?找不到工作,我宁可在家呆着,也不去保险公司。”在应届大学生张峰看来,做保险营销员不仅工作压力大,收入也不稳定,还要承受别人的异样眼光。赵泽华告诉导报记者,在保险业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增员是增加保费收入的高速路。”由于增员困难,各家寿险公司对营销渠道都有增员奖励机制。据导报记者了解,某寿险公司曾告知销售人员:“如果你业务不好做,能拉来人也行,你手下每增加一个人,都有提成,他们做的业务你也有提成,手下的人多了,你的级别也会一步步上升。”按照赵泽华的说法,业务主管经过保险公司审核发布招聘广告进行增员,招聘的人越多层级升得越快,拿到的绩效奖金越多。这是多数寿险公司个险增员之道。业务主管招新人后,除了享受新人辅导奖、育成奖、主管津贴,还可以从新人首年佣金中拿到提成,此外还可拿到团队保费收入月度管理奖。据导报记者了解,由于门槛的提高以及无法招聘到新人,不少保险公司的招聘都瞄准了同行,挖角成为近期热点。赵泽华告诉导报记者,他已经接到多个寿险公司的电话,提出让他带着团队跳槽,但他还在犹豫中。对于上述说法,于艳丽表示认同。“很多团队的负责人都能达到一定的业务层次,工作时间长了,基本会被业内其他公司挖角。”尽管认可,但于艳丽对此有些反感,“一个成熟的团队,公司也是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对于这样的挖角,有些不劳而获。毕竟都是些小公司在做这样的动作,大公司一般不会这么做。”据导报记者了解,为了挖角现成的团队,险企多数要付出较大的成本。若是同业引进,只要团队具备能力,能达到关键指标的要求,寿险公司一般会为团队的负责人提供一年或两年的底薪。其他营销员亦能获得部分的固定底薪。“这样会造成恶性循环,能带着团队跳到你家,他就能带着团队跳到另外一家给出更优惠条件的保险公司,因此会造成整个保险市场的混乱。对于公司和客户来讲都是不利的。”于艳丽说。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