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时隔五月央行重启逆回购放水 业内评规模小意义大

2013年07月31日 07:59   来源:广州日报   

  时隔五个月之后,央行终于出手重启逆回购。昨日,央行在公开市场上“注水”170亿元,再加上到期的850亿元央票,昨日公开市场共计投放了1020亿元。

  分析称,虽然投放规模不大,但对市场的信心有所提振,A股也于消息公布后由跌转涨。但临近月末资金利率上行明显,未来一段时间,若货币政策不作出调整,资金面整体偏紧的局面难以扭转。

  根据央行网站的公告,人民银行于昨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逆回购操作共170亿元,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4.4%。央行最近一次在公开市场进行操作是“钱荒”最紧张的一天——五周前的6月20日;而最近一次的逆回购则是春节前的2月7日,距今已过去5个多月。

  中短端资金利率下行

  从中标利率来看,据记者了解,最近一次同期限品种——1月31日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是3.35%,也就是说,本次操作的利率大幅上行了105个基点。分析人士指出,本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上行反映了整个市场资金面的紧张,显示出市场资金利率中枢已经上行。

  除逆回购外,公开市场上还有850亿元的央票到期,使得昨日公开市场上投放的流动性逾千亿元。受此影响,昨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三个月以下的中短期品种全线下行。

  释放维稳信号提振信心

  “(昨日的逆回购)规模很小,但意义很大。这是央行立场的松动信号,表明央行不再袖手旁观了。”某交易员表示。

  “短期扰动因素包括跨月资金需求、上市银行分红、财税存款上缴,而长期的因素主要是外汇占款的大幅下降。若央行延续此前不放不收的态度,8月以后很长一段时间资金面都会不乐观。”兴业期货固定收益分析师孙静哲指出。

  而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则指出,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达850亿元,央行仍启动逆回购投放货币,维稳利率意图明确。

  此外,有分析指出,央行适当表态除缓解紧货币状态后,还表明降准时间点将进一步后推。但是总体来看,目前利率整体中枢仍是“易上难下”,长远来看,由于外汇占款减少,未来资金利率将维持在相对高位,尤其是长端利率较难下行。

  市场影响

  下半年债市仍是熊市

  逆回购重启给债市带来了短暂的利好,“昨日部分品种收益率有所下行,更多是资金面的暂时缓解带来的利率一种回调。但长远来看,若资金面保持偏紧,下半年债市也是熊市。”孙静哲指出。

  此外,申银万国指出,地方债务审计、淘汰落后产能、信用等级下调等事件给信用品带来的冲击仍未结束,无论是城投债还是产业债,仍将面临信用风险继续攀升的困境,信用利差会继续扩大,因此仍建议投资者对信用债保持谨慎。


(责任编辑:韦伟)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