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80后”青年高利强创业路:机会=爱好+坚持

2013年07月03日 15:43   来源:新华网   赵国华

  2002年,一家名叫“超以”的节水设备厂在河北石家庄成立。当时只有22岁的厂长高利强说,因为以色列的滴灌技术国际领先,所以给工厂起了这样一个名字。然而,几年之后,这个曾被很多人称为“天方夜谭”的莽撞梦想,竟然真的在这个“80后”青年的手里变成了现实。

  如今,“超以”的梦想之花又绽放在了干旱缺水的大西北。在宁夏银川市万润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记者见到了高利强,他声音洪亮、语速极快,30出头的年纪就把“万润”打造成为宁夏乃至全国最大的林业滴灌设备公司,宁夏境内滴灌工程的首选供应商,“快马扬鞭”式的创业之路着实让人称奇。

  “其实原因很简单。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更少不了敏锐的判断和执著的坚持。”回顾自己创业的甘甜和艰辛,他这样总结。

  1980年,高利强出生在河北省新乐市周家庄村,由于父亲常年钻研电机、水泵等方面的原理及实践,引发了他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江苏理工大学就读期间,他学习了一年的流体力学及流体机械制造课程。有了理论基础,敢想敢干的高利强,踏上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刚毕业,技术还不够扎实,更没有人脉。我就利用所学的流体制造专业知识,从温州购进水泵配件,在家组装水泵成品进行销售。没想到,机会真的来了。”由于与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高利强意外地得到了一份在该中心节水部门跑销售的工作。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第一次认识到什么是滴灌产品和滴灌技术,并对相关技术研发进行了系统的学习掌握。

  1999年,高利强来到宁夏同心县。在开展太阳能可移动滴灌系统技术推广项目时,当地干旱少雨、贫困落后的现状让他揪心,也让他看到了滴灌技术在干旱地区广阔的市场前景。

  回到家乡后,他四处筹款,成立了“超以”节水设备厂。因为技术不成熟、资金不足,他决定从最简单的PE毛管做起。“2003年7月,我们外购的第一台PE设备到位,但因为没技术,连一件合格的产品都生产不出来。我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早上一睁眼就想怎么才能学到技术。”

  这一年,高利强吃尽了苦头。他上北京、跑天津、走成都,向高校教授请教理论知识,拜访生产PE管经验丰富的师傅,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前后进行了数百次配方改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高利强亲手改造的设备,不仅可以实现用再生料生产合格PE毛管,还可以达到每分钟20米不间断生产。

  “现在,我们用再生料生产林业滴灌小口径PE管,设备是自主研发的。最初的人工收卷变成了全自动电脑控制收卷,生产速度更是提高到每分钟70米,还能保证全天高速不间断连续正常生产。这项技术水平目前还没有任何厂家超越。”高利强十分自豪。

  之后的几年,高利强带领着团队连续攻克了外镶压力补偿式滴灌管生产线、内镶贴片式及内镶圆柱式滴灌管生产线、压力补偿滴头的关键必备设备——全自动焊接机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多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超越了以色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0年,高利强的西部创业梦终于成真。这一年,他在宁夏银川市成立万润节水灌溉有限责任公司。由于掌握着滴灌设备及滴灌产品制造及生产技术,拥有专利及专有技术50余项,公司产品在宁夏的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销售遍及全国主要农林业节水灌溉产区。

  “很多人创业不知道选择什么方向。其实,机会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看清市场需求,就已经成功了一半。拿我自己来说,节水技术利国惠民,节水农业、节水型城市绿化等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而我们的机遇就在其中。”高利强说。


(责任编辑:向婷)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