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中国平安薪酬国际化与"圈钱"中国化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皮海洲:中国平安薪酬国际化与"圈钱"中国化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4月02日 08:39
皮海洲
    最近,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及其公司其他高管的高薪问题受市场的极大关注。根据中国平安2007年年报显示,中国平安有3名董事及高管2007年的税前薪酬超过了4000万元,其中马明哲税前报酬为6616.1万元,折合每天收入18.12万元,刷新A股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最高纪录。

    对于社会舆论的质疑,中国平安的解释是国际化的需要。中国平安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王利平表示:“平安的目标,是成为国际一流的金融集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有国际化的人才;而要吸引这些人才,自然也要有国际化的薪酬水平。”这个观点似乎也得到了有关业内人士的认同。熟知平安文化的保险业内人士宋先生认为,平安高管的薪酬与A股其他企业不可比。“平安是最早大规模聘请海外高管的内地企业,平安前100名高管,有近60%来自海外,张子欣当年加盟平安前据说年薪就是800多万港元,不拿出与国际接轨的高薪,他们会来吗?”宋先生还认为,平安所处的是竞争最激励的保险行业,常年处于“挖角”与“护角”的漩涡中,这促使平安要拿出留得住人得薪酬。此外,平安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士介绍,平安的薪酬激励制度由董事会聘请国际的独立薪酬顾问,根据国际、国内的薪酬水平、公司利润及业绩的增长确定,经董事会薪酬委员会考虑及建议,并由股东大会审议及批准。总之一句话,中国平安高管的高薪是与国际化接轨的。

    这就是中国平安的高明之处:打出国际化的招牌出来。只要薪酬制度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薪酬制度本身又符合国内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那么,中国平安高管的高薪也就无可厚非了。

    但令A股市场投资者感到困惑的是,既然中国平安在薪酬制度上打出国际化的招牌,要把自己定位成国际一流的金融集团,那么,在再融资的问题上却为何又使出中国化的“圈钱”招数呢?众所周知,在世界上其他一些成熟国家与地区的股市里,一些知名的大公司对于融资问题是非常慎重的,他们不轻易向投资者伸手要钱,相反尽可能地给投资者提供必要的投资回报,以维护公司在投资者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根据上证联合2002年提供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美国上市公司平均18.5年才配股一次,增发数量也极少,时间间隔也相当长。但在薪酬问题上口口声声“国际化”的中国平安呢?该公司于2007年3月1日在A股市场上市,但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情况下,该公司就于今年1月21日提出了融资金额高达1600亿元的再融资计划,而此时,中国平安甚至还没有给予A股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任何的投资回报。而且,中国平安提出巨额再融资计划之时,正值中国股市遭遇美国次贷危机冲击的时候,该公司为了实现自身的再融资,完全置市场的承受能力于不顾,置投资者利益的损失于不顾。这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圈钱”行为!也正因如此,投资者就不能不对中国平安的“国际化”表示质疑。

    在薪酬问题上奉行 “国际化”,在“圈钱”问题上奉行“中国化”,实际上,马明哲以及中国平安所奉行的只是一种赤裸裸的 “利益化”。只要能更多地把资金装进自己的荷包,只要能从股市里圈到更多的资金,想怎么“化”就怎么“化”。

    
来源: 解放网-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