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基金的来信:五大方向直指平安再融资敏感区域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八家基金的来信:五大方向直指平安再融资敏感区域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3月17日 09:33
李晔斌
    不能说的秘密,基金公司忍不住开口:“这是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基金不再缄默。投了赞成票也不代表基金真心赞成。针对平安保险再融资方案的诸多问题,多家基金公司纷纷以书面答复方式(其中中海基金为电话答复),通过理财周报表达意见。

    再融资有必要吗?

    理财周报:对于近期平安、浦发等大型企业频频公布的再融资计划,你们是如何看待的? 

    “不署名表达我们的真实想法”

    某内资基金公司(公司希望不署名表达更多真实想法):融资计划不透明,资金用途不透明,有恶意圈钱之嫌,企业单纯追求规模的增长而不考虑股东权益,主要还是一个机制问题。

    “短期对A股股东肯定有害”

    中海基金:如果放在完全市场化的环境中,融资是很正常的事。因为上市公司在股价高的时候进行增发融资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

    但中国市场有其特殊性,正处于变革中,要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特别是中国平安(601318),去年3月才发的A股,1年不到的时间就进行如此大规模的融资,而且目的性又不讲清楚,大家用脚投票很正常。

    增发融资对平安H股股东来说是受益的,但短期对A股股东肯定是有损害的。

    再融资“绝对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

    上投摩根:对再融资问题中国证监会正式表态,上市公司再融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但绝对不应是恶意“圈钱”行为。证监会将视市场情况以及融资方案的可行性、合规性,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对发行人的融资申请进行严格审核。 

    “很难完全解释融资的必要性”

    国泰基金:已经公布的融资金额庞大,对市场资金面形成沉重压力。融资时机不理想,适逢限售股解禁高峰期。融资目的不明,信息披露不完全,很难完全解释融资的必要性。 

    “确实有‘圈钱’的嫌疑” 

    泰信基金:上市公司在股价这么高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融资,确实有“圈钱”的嫌疑——尽管融资对老股东和公司长远发展是有利的。

    融资方“要有合理的资本开支与经营扩张规划”

    光大保德信:大型企业频频公布的再融资计划,本身无可厚非,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融资,如果不能直接融资资本市场也就失去了意义,而投资者有权根据自己的判断做出是否投资的决策,这是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博弈,因此,重要的是培育股民的股东意识。

    而作为融资方,也需要养成良好的治理意识,良好的投资者关系沟通,要有合理的资本开支与经营扩张规划。

    “目前我们觉得无法评论”

    汇丰晋信:平安等的再融资计划目前我们觉得无法评论,主要原因在于公司尚未公布再融资资金的投向,只有在确定了相关的项目投向后我们才能给予比较明确的结论。

    大小股东利益如何一致?

    理财周报:平安股东大会融资议案高票通过,但似乎散户都反对融资计划,从这一层面来看,大小股东利益难道很难达到一致? 

    “再融资是一个对融资时机和融资压力的权衡艺术”

    某合资基金公司(公司希望不署名表达更多真实想法):出现这种现象是中小投资者和大股东关注重点和投资期限的差异造成的。相对而言大股东的投资期限更长,关注点更多地是集中于公司长期价值的增长,对短期股价波动容忍度会更高一些。

    在面临着国内外潜在的并购机会的情况下,抓住目前PE水平较高的时机融资显然是一个“理性”的选择。但是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更多地是关注中短期的股票价差收益。

    平安大规模融资,短期内会降低ROE水平,特别是在国内股市扩容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大规模融资显然对短期股价是不利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小投资者反对平安大规模融资也是可以理解的。

    再融资是一个对融资时机和融资压力的权衡艺术。对公司有利、且规模适度的合理融资需求肯定会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但是超出合理需求和市场承受力的融资计划,不利于股市的长期发展,是需要反对的。 

    “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加大”

    某内资基金公司(公司希望不署名表达更多真实想法):看公司而定,管理层的道德风险加大,这种道德风险与原有意义不同,并不是说要把企业做坏,而是大家立场不同,追求的结果不同。小股东追求的是长期股价上涨,而大股东追求的是规模增长,其出发点不同。所有人代理机制在全流通市场下要重新思考。

    注意:大股东定价手段就是“高位增发(减持),低位回购”

    泰信基金:不是利益问题,是二级市场定价主体变化的问题。全流通以后,上市公司大股东将作为股票二级市场定价者参与进来,大股东参与定价的方式就是高位增发(减持),低位回购。未来,二级市场投资在考虑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时,需要重视这一变化。 

    “高票通过并不代表着基金完全没投反对票”

    国泰基金:表决前平安流通股8.05亿股,仅占总股本的11%左右。其中基金持股比例又要打一个折扣,因此平安高票通过并不代表着基金完全没投反对票。 

    “如果采取分类表决制度就有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中海基金:中国平安的融资投票是比较特殊事件,因为刚上市的小非要远大于流通股股东。如果采取分类表决制度就有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另外基金的高票通过其实不难理解,因为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对待个股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比如有些机构不看好平安融资就会抛售该股,不管买入成本是多少,而看好融资前景的就留下来。个人投资者虽然有可能不看好,但被套住了就会拿着不放。 

    “关键在于大小股东对于企业发展的看法不尽相同” 

    汇丰晋信:关键在于大小股东对于企业发展的看法不尽相同。大股东一般来说比较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而小股东则关注短期利益较多。因此,我们在市场中有些时候会看到大小股东的观点冲突。

    但是,我们认为,大的方向来看,大小股东都希望企业能获得持续发展,从而为大家创造共同的财富,所以,本质来说并没有根本性的冲突。

    融资是否超出内外承受力?

    理财周报:在你们看来,这些融资个股的融资总额是否真的已经超出市场承受力?

    融资总额“已经超出市场承受力”

    国泰基金:我们认为已经超出市场承受力。 

    “原来净资产和现在相比差距很大”

    某内资基金公司:超出了,原来净资产和现在相比差距很大。

    “更关键是是否超出上市公司资金运用能力”

    光大保德信:部分个案的融资的确可能超出市场承受力了,但是更为关键的是是否超出了上市公司资金管理和运营的能力。

    增发以后“等于每只基金要配资产净值的3%的平安”

    中海基金:的确是超过了市场能够承受的范围。因为现在上市公司全部市值加起来才只有2万亿,平安一家就要1200亿。我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发成功,等于每只基金要配资产净值的3%的平安,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另外股票的价格长期看业绩,短期确是要看估值水平的。估值水平又要受大小非解禁、资金供求关系、市盈率等因素影响。在资金供求的平衡关系出现倾斜时,股价只能往下走。 

    “场内资金压力将在2008年尤为沉重”

    上投摩根:根据中金公司的统计,2008年各种限售股份解禁的金额将高达33121亿元,与当前流通市值之比超过三分之一。今年第一季度是解禁高峰,其中1月1891亿元,2月3933亿元,3月更是高达5102亿,为全年单月高峰。

    以目前市场普遍高估的情况看,解禁股份(尤其是向机构的定向增发和公开增发部分)选择高位果断减持似乎并不令人感到奇怪。如果再考虑到2008年新股的发行量以及最近被高度关注的平安保险和浦发银行(600000)等巨额增发再融资计划,那么筹码集中释放对于场内资金的压力在2008年将显得尤为沉重。

    还有多少个平安“才是市场真正担心的风险”

    某合资基金公司:对于再融资的压力,我们认为市场是从两个角度来考量的:一是,这些公司提出的再融资计划是否有其合理性,也就是说公司是否真的需要如此大规模的融资需求?如果超出实际需求的再融资反而会降低公司的ROE;二是,投资者对再融资事件反应激烈,其实不是说目前已经公布的再融资压力难以承受,而是担心如果上市公司都采取类似的大规模融资计划,将会导致股市资金供求的严重失衡。这才是市场真正担心的风险。 

    “市场不缺资金,缺的是信心”

    汇丰晋信:市场始终是不缺资金,但是缺的是信心。在市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调整,尚未完全企稳的时候,遭遇到大额个股融资案时,市场出现了一定的恐慌。

    泰信基金:我们认为是时机和价格问题,不是融资总额的问题。

    方式有问题还是内容有问题?

    理财周报:再融资导致股价大幅下挫,你们认为是融资公布时间不恰当还是的确融资计划内容本身有问题? 

    “内容和时机都不恰当”

    国泰基金:融资计划本身信息披露不全面,融资时机也不恰当。

    中海基金:两方面因素都有。去年金融股出现大幅上涨,今年首先流动性就会趋紧,又受到国外次级债风波影响,公布时间的确不恰当。

    另一方面平安的融资方案对原股东保护力度不够,规模太大,一家公司融资规模超过去年全年规模,这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说股市长期是杆天平,短期就是温度计。 

    “我们认为是时机问题”

    泰信基金:我们认为是时机问题。

    光大保德信:任何一个上市公司考虑融资和公布融资计划时,都应该考虑市场时机的问题;此外,融资计划要考虑小股东的知情权。 

    “计划本身有问题”

    上海某内资基金公司:融资计划本身有问题。 

    “计划没问题,信息披露有问题”

    汇丰晋信:我们的研究认为再融资本身并没有问题,但对于资金的投向以及融资消息的传递途径应该予以关注。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具有比较明确资金投向的融资计划以及通过正式渠道发布的融资消息。

    基金会买入吗?

    理财周报:融资类个股近期基金减仓,价格大幅下跌的极端走势,在股价下探到合理价位,你们会考虑适当买入吗?

    “这类个股我们一般不碰” 

    上海某内资基金公司(公司希望通过不署名表达更多真实想法):这类个股我们一般不碰,这种公司的风险属于新型的代理机制不完善造成的管理层道德风险,且这类公司对资本市场的算计太精明,需要一段时间来观察,中短期不会购买。目前类似品种很多,买这种股票基金经理本身就可能存在道德风险,还是不碰为好。 

    “合适价位会考虑买入”

    国泰基金:从长期看,融资成功将使平安浦发的发展再上快车道。在合适价位,会考虑买入。

    汇丰晋信:如果股价处于合理估值范围,我们会考虑买入。

    泰信基金:在合理价位时会考虑买入的。

    某合资基金公司:作为专业投资者,我们会积极去寻找那些股价被低估的股票。再融资短期内会导致股票供求失衡,进而导致股价的大幅波动。但是如果再融资并没有改变公司基本面,甚至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有利的话,一旦其股价回落到合理估值水平,机构投资者就会考虑适当买入。

    目前价位“新基金肯定买,老基金不一定”

    中海基金:这个价位上,新基金肯定会买入。而老基金就不一定,因为原来他们有可能看好保险股,超配该行业,但现在有可能不看好了就把比例降到沪深300配比的合理份额。

    不置可否

    光大保德信:股价最终还是由企业的基本面和内在价值决定的,这也是我们考虑是否投资一个股票的最主要理由。

    
来源: 理财周刊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