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保费8成来自保险中介 销售模式突变带来隐忧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全国保费8成来自保险中介 销售模式突变带来隐忧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11月09日 08:17
    有业内人士担心,保险销售模式突变可能因股市走弱带来隐忧

    保监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国内保险公司通过中介渠道实现的保费收入首次突破80%。随着中介渠道

    异军突起,保险公司传统依靠代理人叫卖保险的主力销售模式不复昔日盛况。但也有业内人士进言,盛放于资本市场春天的保险中介渠道暗含隐忧。

    保险中介突起暗含隐忧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二00七年三季度保险中介市场发展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中介渠道实现保费收入4288.41亿元,按季度统计,占全国总保费收入首次突破80%,达80.49%。前三季度全国保险中介共实现业务收入377.09亿元,同比增长46.79%,盈利6144.68万元。

    “通过保险中介获得的保费收入占全国总保费收入的八成以上,这在国内还是首次”,不少业内人士担心,保险中介对保费贡献加大存在一定风险。

    2007年前三季度,广东保险业人身险保费收入325.2亿元,增长29.4%。其中,投资连结险(下简称“投连险”)成为带动广东各寿险公司保费大涨的重要原因。以投连险为例,今年9月份,广东投连险同比增长高达790.7%。“值得关注的是,投连险的主力销售渠道是银行。但事实上,这样较为复杂的保险品种通过银行这样的中介渠道销售本身存在一定风险”,中国人寿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指出。

    该人士指出,虽然监管部门规定,投连险销售人员必须通过保险公司内部考试,但由于保险公司和银行为不同经营实体,再加上保险公司之间为争相进入银行网点已经竞争白热,这种情况下,如何对银行柜台投连险销售人员的误导把关一直是个难题。

    “从去年以来,保险中介的赚钱效应在牛市行情中得到放大。可是一旦资本市场走弱,像投连险这样,依靠中介销售的投资类险种会否重演数年前熊市引发的退保潮,仍然值得思考”,该人士分析认为。

    熊市引发投连险退保潮

    事实上,在本轮牛市之前,以中介为主力销售渠道的投连险已经品尝到5年熊市带来的深刻的伤痕。

    1999年投连险初出江湖。其时,平安推出的中国首份投连险,产品中的发展投资账户的买入价,自2000年10月23日开始运作到当年底就实现了9.79%的净值增长,超过同期上证指数6.47%和上证基金指数8.67%的涨幅。

    此后,包括新华人寿、中宏人寿及友邦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投连险产品。保监会统计显示,2001年,投连险保费收入高达106.62亿元,同比增长5.42倍。

    然而从2001年7月开始,股市出现下跌,一些投保人查看自己的投资账户,发觉资金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变成亏损状态。这时不少客户才开始翻看保单,发现原来宣传书上描述的高投资回报,只是建立在股市向好基础上的假设,而若股市走熊,赔本的是自己。但销售人员当初推荐产品时,对这些投资风险“只字未提”。

    2001年下半年,投连险开始降温,有关投连险的投诉开始增长,并出现零星退保现象。到了2002年,投连险退保风波一时遍及全国,许多保险公司被迫停办了该险种。当时,中国人寿、太平洋寿险等相继淡出了投连险市场,在主推投连险的平安保险公司的寿险保费收入中,投连险业务也是一路下降。2001年,平安投连险收入占寿险业务的24.06%,到2002年、2003年和2004年,其占比则分别为12.3%、9.61%和8%。

    
来源: 羊城晚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数据载入中...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数据载入中...
数据载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