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价成倍上涨 两大国际金融组织发布"红色警报"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新闻中心宏观经济产业经济国际经济县域经济经济与法视频军事IT房产汽车专题科技艺术旅游健康博客奥运
· 财经人物--财智人生
· 独家视点--一家之言
· 财富生活--孔方世界
· 行情直播--股市资讯
 中国经济网 > 财经频道 > 期货 > 期货滚动报道 > 正文
搜索:
 
粮价成倍上涨 两大国际金融组织发布"红色警报"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8年04月15日 07:10
冯武勇 宗禾

  粮价高涨对发展中国家人民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 资料图
  菲律宾政府正在发放廉价大米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春季例会分别于12日和13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该委员会会议结束后发表的一项公报说,粮价大幅攀升使许多发展中国家受到冲击,发达国家应向受冲击严重的国家提供紧急援助,世界银行则应提高对农业领域的关注。

    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当日警告说,过去3年国际粮价成倍上涨可能导致全球1亿人口陷入更加贫困的状态。加勒比海国家海地因粮价飙升引发的社会危机显示,国际社会必须立即着手解决粮食问题。IMF总裁卡恩也称,粮食价格飞涨可能给世界带来“可怕后果”。

    原因

    IMF:

    与发达国家  追求能源有关


    全球食品价格自2002年以来持续攀升,到今年初已累计上涨65%。目前世界粮食储备已降至30年来的最低点,只够维持53天,远低于去年初169天的水平。据世行统计,国际小麦和大米价格去年增长超过一倍。仅过去两个月中,国际大米价格猛涨了75%。

    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粮食价格飙升,源于粮食需求剧增,而接近一半的需求增加与发达国家追求生物能源有关。英国《独立报》12日指出,包括美国、欧盟国家在内,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粮食中的玉米研制生物燃料,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品。市场对玉米等需求的巨大预期推动了粮食价格上涨。

    出席世行例会的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长措伊尔12日呼吁对全球生物燃料市场作出更严格的规范,防止其进一步推高粮食价格。措伊尔在声明中说,生物燃料给穷人的粮食供应造成威胁,这种情况“不可接受”。她说,国际社会需要新的规则,在缓和全球变暖、确保粮食安全、维持社会发展等目标上取得平衡。

    民间救援机构牛津饥馑救济委员会(乐施会)认为,发达国家应该为现在的粮食危机负主要责任。“富国对生物燃料的需求,正在推高粮食价格,构成了(粮食)问题的主要部分。”乐施会政策顾问斯图尔特说,“另一方面,他们减少了援助,在解决问题上所做甚微。”

    后果

    世行:将致社会动荡上亿人更贫困


    佐利克13日警告说,过去3年国际粮价成倍上涨可能导致全球贫穷国家中1亿人口陷入更加贫困的状态。他呼吁国际社会果断采取行动,应对粮价上涨带来的挑战。佐利克此前也曾警告说,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穷人购买食品的费用占收入的比例最高达75%,食品价格上涨对贫困人口的生活构成沉重打击。高涨的粮价正使一些贫困国家面临饥饿威胁,并可能导致一些国家陷入社会动荡。

    卡恩在会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物价飞涨、尤其是粮食价格的飙升,可能给世界带来战争和其他可怕后果。“如果粮价继续当前的走势,数以万计的人们将陷入饥饿境地……最终导致经济环境的破坏。”他警告说,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缓和,国际社会过去5至10年的发展成果将毁于一旦,由此产生的社会动荡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战争。卡恩说,为避免这一可怕前景,物价必须得到抑制。

    法国媒体报道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2日的议题集中在金融市场动荡和通货膨胀问题上。与会者担心,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全球、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可能会重演类似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危机。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日前也表示,除非世界各国领导人采取重大措施降低粮食价格,否则粮价飞涨和粮食供应短缺在部分发展中国家引发的骚乱会愈演愈烈。《肯尼亚时报》14日援引迪乌夫的话说,尽管预计今年全球谷物产量将增加2.6%,但飞涨的粮价不可能下降,这会迫使贫穷国家的粮食进口额增加56%。

    粮农组织在最新发布的世界粮食状况报告中说,一些非洲国家和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海地等国家由于粮价飞涨和粮食供应短缺而爆发骚乱,共有37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据悉,海地参议院12日以政府应对粮食危机不力为由,投票通过解除总理雅克·爱德华的职务。

    迪乌夫说,粮价飞涨对发展中国家人民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因为他们50%至60%的收入都用于购买粮食,而发达国家人民购买粮食的花费只占收入的10%至20%。迪乌夫呼吁各国领导人参加6月3日至5日在罗马粮农组织总部召开的讨论粮短缺的峰会。

    应对

    委员会:发达国家应提供紧急援助


    该委员会会议当天在华盛顿结束后发表一项公报说,大宗商品价格攀升对各国影响不一,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许多穷人因粮食和能源价格高涨“受创严重”。公报表示欢迎世行行长佐利克提出的“全球粮食政策新建议”,即近期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在中长期则促进发展中国家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佐利克13日呼吁有关国家和地区政府立即履行承诺,在5月1日前向世界粮食计划署提供5亿美元紧急援助资金。他说:“这不仅仅是短期需求的问题,它事关我们能否确保下一代不会为此(粮价上涨)付出代价。”世行已决定向海地提供1000万美元的援助,主要用于为学校提供午餐等缓和粮食危机的措施。佐利克说,他知道“还有其他国家也在寻求帮助”。此外,世行计划帮助海地制定一个旨在提高粮食供应安全的中期战略。

    公报同时指出,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作好准备,以便对受粮食和能源价格冲击的有关国家及时提供政策指导和经济援助。

    在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问题上,公报表示,2008年是关键的一年,尽管许多国家在实现该目标问题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但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许多国家可能无法如期实现这一目标。公报指出,要更有效地减少贫困,强劲、可持续和更加均衡的经济增长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和世界银行应加大对最贫穷国家发展项目的援助。

    联合发展委员会会议结束标志着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春季会议的闭幕。世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发展委员会于1974年成立,其宗旨是研究全球发展问题。该委员会通常一年举行两次会议。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新闻
 · 国家粮食局:我国粮食价格存在上涨压力 · 广东成第一缺粮大省 粮食结构性短缺将长期存在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粮食价格狂升可能触发战争 · 江西龙南财政所长截留20余万中央粮食直补款被捕
 · 江西龙南财政所长截留20余万中央粮食直补款被捕 · 中央新增良种补贴促进粮食生产
 · 粮食上涨三大认识误区 · 专家:无粮食危机中国也要提高自给率
 · 江西龙南财政所长截留20余万中央粮食直补款被捕 · 农林牧渔:国务院十项措施保障粮食生产
   请发表您的看法  目前已经有条评论
  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每个汉字相当于两个字符)
  请您注意: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经济网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经济网发表的言论,中国经济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发表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向新闻跟帖管理员反映。
热点新闻
愚人节里大胆"抄底"
·"利好"刺激下 投资者解套离场还是入市抄底?
·叶檀:投行屡猜屡中 是谁一手造就了QFII神话?
·105只基金净值低于1元! 如何看待低净值基金
·卡奴+证奴+房奴+车奴="白奴" 沪白领难堪现状
·大户金矿 散户坟场 中国散户股民十大悲哀
水皮:中国神华才是祸首
     
财富世界
谁动了孩子的奶粉钱
看病省钱妙招
LV08最新大片
短期融资找典当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315、8089

 
  商务进行时


  理财进行时
 
每周理财资讯第066期
每周理财资讯第065期
·全球十大富豪太太排行
·理财周刊第99期
·佟大为 对抗烧钱的奋斗
·为奢侈大牌代言的巨星
  消费无极限
 
麦当娜萧邦联手打造钻饰
贝嫂生日派对堪比奥斯卡
·世界最贵咖啡:猫粪咖啡!
·奢侈品周刊第054期
·七款新香 让你一路随香
·精湛镂空 积家新款钟表
  法眼观天下
 
合约到期打"上岛"旗号被告
珊瑚虫QQ侵权案一审判决
·盗打声讯台三千次判刑
·玩网游得奥运门票是陷阱
·曝光北京西站黑的哥
·保镖成春节消费新宠
   闲话法事
 
中国会对微软说"不"吗?
首创证券索违约金2400万
·俄美女保镖横死街头
·英达卷入大学生退费案
·曲折的末代皇帝离婚案
·小偷行窃被抓
  证券专区
[23日预测]"隐性放量"增变数 会不会大跌?
[吐血力荐]7月23日什么股涨停? 机构精选金股
[06日收评]券商创投联袂发飙 大盘强势震荡
[操盘必读]今日股市交易提示 今日机构荐股汇总
[公司公告]沪市上市公司公告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
[基金专栏]天相投顾基金报告 基金专家--王群航
[基金动态]今日重要信息一览 最新开放式基金净值
[证券视频]CE股市大赢家 北京首放盘后解析
[基金投资]中经网友聊投基 恐惧时勿忘保持镇静
[证券学堂]寻找实力机构的踪迹 [股指期货基础篇]
   理财专区
·看富爸爸们如何为子女打开娱乐圈之门
·全民炒股 ·养基心得 ·玩转银行 ·搞定保险
·爆炒外汇 ·收藏专区 ·个人炒金 ·信托产品
   宏观经济专区
·重磅阅读 ·金融改革 ·资本市场
·区域经济 ·贸易往来 ·能源建设
·新农村建设 ·环境保护 ·收入分配
·劳动就业 ·百姓生活 ·经济指标
   经济与法专区
·公司商业 ·金融证券 ·税收
·劳动保障 ·知识产权 ·涉外WTO
·环球法制 ·消费维权 ·劳动维权
·教育维权 ·医疗维权 ·网络维权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