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之前需要了解3件事 保险滚动新闻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退保之前需要了解3件事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1月20日 13:19
周凯
    50多岁的黄女士最近一直在为自己的前两年买下的一份保险烦恼。由于轻信了保险营销员的“忽悠”,没有想清楚就投保了一份寿险。现在发现这份保险对自己来说并不适用,也很不划算,就想到要去保险公司“退掉”这份保单。但是“退保”不比“退货”,听别人说现在退保会损失一大笔钱,黄女士很犹豫。

    投保后几年才发现这份保险并不适合自己,或是因为突遭变故无力继续全额缴纳保费,抑或希望改买更加“划算”的险种,很多读者在进行保险理财时都曾碰到这样的问题,而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退保”。但对于多数保户来说,退保都只是“最后的选择”。尤其是在投保的前两年,贸然退保往往会损失一大笔钱。而即使到了非退不可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具体情况。下面晨报将用不同的案例向大家说明,怎样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恰当选择,以此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1件事无损失的“全额退保”

    对于那些“一时冲动”或是受到保险营销员欺骗、误导后签下保单的投保者来说,不受一点损失拿回全部投保费用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如果期望达成这个目标,最需要注意的是两个时间节点。

    ● 10天犹豫期

    对于长期寿险,保险公司发下保单的10天内被称作“犹豫期”或“冷静期”。在这一期限内提出退保则无须承担任何损失。在这段重要的时间内,即使是自己感觉非常“笃定”的投保者也应当仔细地审查保险合同和相关资料,防止被营销员误导或是由于理解偏差作出错误决定。而如果发现问题,则要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清楚,有不满意就应尽快退保。

    这里要提醒一点,有些营销员为了避免投保人提出退保要求,会故意在拿到保险合同后却拖延到犹豫期将满才将合同返给投保人。要确保及时拿到保险合同,向营销员表明“我晓得‘犹豫期’这桩事体”是非常重要的。在面对“等拿到奖品再一块寄给你”之类的说辞时,更要提高警惕,因为这很有可能是营销员为了隐瞒信息又在“忽悠”你。

    ●年内“无理由退保”

    但对上海市民来说,即使错过了10天的犹豫期,也仍然可以“全额退保”。根据保险同业公会发起的新型寿险产品“服务承诺”,在保单生效1年内,如果发现保险营销员存在以下八种情况,即可要求全额退保:故意阻碍投保人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代替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签署投保单;隐瞒投连险和万能险费用扣除及风险;隐瞒责任免除、犹豫期及退保损失;使用未经公司统一印制的宣传资料;承诺超出保险合同保证的任何利益;利用职务之便强制投保人购买保险;唆使投保人终止保险合同改买新单。

    不过这套“承诺”只适用于今年11月1日以后开始生效的保单。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则是“服务确认表”,即在售出保险后由投保人签字确认营销员是否违反承诺的一份文件。虽然这份文件在诉讼时的法律效力尚无定论,但在同业公会仲裁时却会将其当作主要的依据。与其他文件一样,投保人在“服务确认表”上签名时一定要“拎拎清”,万不可在被“忽悠”的情况下糊里糊涂签下姓名。

    ●证明误导可随时退保

    除了上述两个时间节点,如果能够证明当时代理业务的保险营销员存在故意误导行为,也可以根据《保险法》、《民法通则》、《合同法》等相关规定,要求保险公司退还已缴全部保费。

    但是事情并不会向想象中那么简单。曾有业内人士透露,一旦保单开始生效,如果投保人再提出退保要求,退还费用将被“摊”到负责这笔业务的营销员头上。而营销员为了保证业绩,即使被证明确已存在故意误导行为,也会强行要求投保人将所获退保金用于购买其它险种。事实上,投保人对退保金享有自由支配权,根本不存在“必须买别的保险”一说。

    第2件事两年内的“其他选择”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黄女士错过了“犹豫期”,也不适用最新的“服务承诺”。听说如果坚持退保只能拿回一部分钱,很大一笔数目却“打水漂”了。黄女士百思不得其解:是不是被保险营销员骗了?

    答案却让黄女士吃惊,如果提出退保,退还的保险费并不是当初缴纳的全部保费。如果在两年内退保,在退还保险费时要先扣除保险公司的手续费用;若已交足两年以上,则只能退还保单的“现金价值”。

    几番算账下来,黄女士深感“不合算”。特别是在前两年,费用开去很大,年缴保费在扣除附加费用(包括新合同费、合同维持费和收费费用等)和自然保费后,几乎所剩无几,甚至会出现负数。这种情况下如果办理退保,损失可以说相当的大。

    但这份保险确实不适合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呢?黄女士还有一个减少损失的办法,就是更改险种。

    ●更改险种

    如果觉得一个险种不适合自己,除了退保,还可以选择变更为其他较为合适的险种。因为一般来说,保险公司内部对于不分红的寿险产品,基本可以选择互相更换。尤其是在投保前两年,为了避免退保带来的损失。她可以转投像短期重大疾病险、医疗险等比较适合自己的险种,而无须承担退保损失。
 
来源:新闻晨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