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上半年新增贷款超9万亿元

2018年07月14日 08:20    来源: 广州日报     林晓丽

  央行昨日发布最新金融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

  6月份居民贷款占比依然较高,并且7004亿中有4634亿为居民中长期贷款。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

  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由以往的低增长转为趋势性回升。6月末,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央行昨日发布最新金融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9.03万亿元,同比多增1.06万亿元。其中,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84万亿元,同比多增3054亿元,不仅超过市场预期,也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创新高

  对于6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放量,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鄂永健表示,6月贷款大幅增加符合预期,原因是近期货币政策边际放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信贷供应能力。

  6月1日,央行决定扩大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抵押品范围;6月24日,央行宣布定向降准,释放7000亿元。另外,还有分析人士透露,政府已向国有银行发放额外信贷额度,且要求6月底前部署到非金融部门,带来大行信贷放量。多位分析人士在此前就对记者表示,6月贷款规模将较此前有所增长。

  另外,鄂永健还表示,季节性因素,银行一般会在半年末时点加大信贷投放;还有就是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为平稳,当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不低。

  那么,上半年贷款投向哪里了呢?

  上半年,企业及其他单位本外币贷款新增5.19万亿元,同比多增766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新增1.33万亿元,同比多增1.23万亿元,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较强。

  备受关注的房地产贷款情况如何呢?

  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35.78万亿元,同比增长20.4%,增速比上年末回落0.5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3.5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比2017年占比水平低1.9个百分点。

  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但仍需关注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3.84万亿元,同比增长18.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3.6个百分点。

  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9.63万亿元,同比增长24.1%,增速比上年末高7个百分点,其中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4.08万亿元,同比增长37.4%,增速比上年末高4.8个百分点。

  不过,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陈冀指出,6月份居民贷款占比依然较高,并且7004亿中有4634亿为居民中长期贷款,是上半年第二高单月新增量,甚至超过近两年楼市调控年份的大多数月份的单月新增规模。因此需要持续关注,尤其是在货币政策结构性向松调整的背景下,更应关注流动性的实际去向。

  小微贷趋势性回升

  另一值得关注的是小微贷。今年以来,人民银行三次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更多地投向小微企业,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

  近期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从政策落地情况看,这些精准聚焦的措施已开始取得成效。

  央行数据显示,单户授信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由以往的低增长转为趋势性回升。6月末,余额7.35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增速比上年末高5.8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5743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增量水平;覆盖户数近150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9%。6月份,新发放的单户授信5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的平均水平为6.42%,比上年末下降0.13个百分点。

  虽然新增贷款,但代表广义流动性的M2增速再创新低。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1.1个百分点。

  社融新增规模方面, 继5月腰斩后,6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902亿元。而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

  去杠杆政策效应发挥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滑,主要与各方面加强监管、去杠杆政策效应逐步发挥有关,比较突出地体现在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上。6月末,委托贷款同比下降4.6%,降幅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同比增长10.1%,增速比上月回落5.9个百分点。

  “资金运用方面,前期较多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投向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企业。去杠杆过程中,这些行业的不规范融资在减少。”该人士说。

  资金来源方面,委托和信托贷款的部分资金来源于理财产品。该人士介绍,上半年银行表内资金对表外理财产品投资下降1.76万亿元。

(责任编辑:马欣)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