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结构性行情关注全市场机会

2016年12月12日 08:23    来源: 深圳特区报    

  震荡市中需把握住跌出来的机会。

  CFP供图

  ■ 深圳特区报财经评论员 王平

  目前的A股行情很是纠结又较难把握。看着上证指数上涨,一些投资者不断感叹,3000点以下赚的钱3000点以上全都亏回去,赚了指数不赚钱。

  国庆节以来,上证综指走出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波反弹,截至12月9日收市,指数最高涨幅达到9.9%,收盘指数上涨7.6%。反观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走势,则相对乏力,中小板期间上涨0.7%,创业板指不涨反跌2.3%。特别是铁路基础建工程为代表的“一带一路”概念,券商、保险、银行金融股反复发力,中国建筑等险资举牌概念雄起,将投资者的目光尽数吸引到主板市场。同时,乐视网为代表的创业板权重股股价不断走低,又让人感觉成长股正在为市场所抛弃。

  不可否认,最近一段时间,一些低价的大盘蓝筹走出了比较好的上升形态,个别股票在大资金关照下更是风光无两。但是,通过数据统计,我们却发现,在指数分化严重的情况下,个股活跃程度,各大指数板块之间的差异并不十分显著。扣除新股上市因素,沪深股市10月份以来涨幅超过10%的股票占比26.7%,其中,上证市场为26.8%,中小板22.9%,创业板19.3%。

  在涨幅超前的股票中,区间上涨幅度在20%之上的分布差别更加不明显。按可比口径计算,涨幅逾两成的个股,上证市场9.5%,中小板9.5%,创业板8.4%。或者说,能够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的股票占比不足市场一成。但是,在这波反弹行情中,两市却有30.1%的股票处于下跌状态,上交所22.8%,中小板36.1%,创业板38.1%。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到,这波年末的反弹实际上是一波做指数行情。结构性行情,以场内存量资金为主,贯穿全年的这一博弈格局并没有实质性改变。机构主力以上证综指为突破口,试图集中火力加大指数推升力度,拓展大盘上升空间。目前看来,这种局部行情不仅没有让其他板块形成跟风效应,反而加速了资金从中小创的离场。

  行情分化加重不仅体现在中小创股票上,蓝筹股之间也是如此。在此期间,只有23.9%的蓝筹股跑赢大盘,而20.7%的蓝筹股股价出现下跌。这样一种行情形态实际也在告诉我们,所谓市场期盼的普惠慢牛远还只是一个美好的预期,区间震荡仍是A股目前的主基调。在各种因素尚未明朗的情况下,中长线全面配置股票资产的时机尚未真正到来。

  结构性行情之下,机会存在于全板块,无论是主板还是成长性为主的中小板创业板,都具备投资潜力。跌出来的机会,涨出来的风险,这个规律继续左右股市投资。如果按照这样一种思维,当前,我们可能更加需要防范部分蓝筹股股价推高后回调的风险,当险资举牌推手受到制度的管制和约束后,这种风险已变得非常现实。而在技术上走得比较难看的创业板,大幅调整之后可能会为投资者带来介入机会。

  在此,我们需要校正投资上的一个误区,不要总以为主板蓝筹等于低估值,买入就是价值投资,一谈起中小创股票就是高估值,是泡沫的代名词。在中小创股票中,成长性高、市盈率低的投资标的也不少。目前市盈率低于50倍的上市公司,创业板股票的比重为20.9%,中小板39.5%,如果加上成长性的估值溢价,中小创股票可供投资的标的其实非常丰富。此外,一个信号值得投资者关注,在中小板创业板行情低迷的阶段,机构对中小创上市公司调研热情持续在高涨。据交易所披露的互动信息显示,最近一周,沪深两市共有140家上市公司接受了机构的走访调研,调研机构超过10家的公司,共有24家,而且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中小板以及创业板。


(责任编辑: 向婷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