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亚洲再临金融危机?专家称概率小

2013年08月22日 09:53   来源:南方日报   

  

  近期以来,以印尼、泰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股市连续暴跌,且这些国家的货币也大幅贬值,债券收益率飙升。这些现象背后,是热钱大肆出逃新兴市场。这一幕,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一幕十分相似,让市场担忧悲剧会再次上演。

  不过,多数专业人士都表示,由于印尼、泰国、印度等国外债水平远低于1997年时期的水平,且外汇储备已经大幅超过短期外债总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因此,新兴市场重现重大全面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印度印尼成“风暴眼”

  上周以来,特别是进入本周,印尼、印度、泰国等新兴经济体股市出现异动,并在20日当天演变成一场全面的新兴市场股市大跌,印尼股市连续三天的跌幅更是超过了10%,跌入了技术上的“熊市”。实际上,从5月下旬美联储放风称将在今年9月份开始逐步退出QE(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印尼、泰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的股市就一路下行。印尼股市3个月大跌20%,回吐今年以来的全部涨幅;泰国股市也已经回吐了5月份之前的所有涨幅。

  在股市大幅下挫的同时,新兴经济体的货币和债券等其他资产也大幅下挫。印度卢比对美元的汇价20日再创历史新低,过去两年间,印度卢比累计贬值约28%,接近上世纪90年代初危机时的状况;印尼盾、泰铢以及巴西雷亚尔等则触及一年至四年新低不等。与此同时,印度、印尼、泰国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国债收益率则大幅飙升,印度10年期借贷成本现已升至9%上方,为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印尼国债收益率飙升至2011年3月的高位。

  资金大幅回流欧美市场

  新兴经济体股市暴跌、货币大幅贬值的直接推手,是热钱大幅回流欧美市场。

  金融海啸之后,欧美国家为了应对危机,大肆印钞,带来流动性泛滥。这些资金纷纷涌入新兴市场,推动新兴市场经济走强,股市大幅上涨。然而,进入今年以来,特别是近期以来,欧美经济复苏势头良好而金砖国家的增长日益放缓,加上市场预期美联储退出QE预期的增强,促使这些跨境资金开始加速回流欧美市场。

  美国新兴市场基金研究公司(EPFR)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全球新兴市场股票基金在过去的12周内第8次出现资金净流出,新兴市场债券基金则继续扩大着自5月底以来的资金流出规模。而近期EPFR监测的欧美股基均实现强劲的资金净流入,欧洲股基资金净流入额在最近一周创下66周以来的高点;彭博数据也显示,美股指数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今年累计流入近950亿美元,新兴市场股市ETF则流出84亿美元。

  亚洲出现金融危机概率小

  目前,市场焦点为印度和印尼,印度和印尼这两个国家有着亚洲最高幅度的经常性账户赤字,使得这两个国家对外资极其依赖。近期市场甚至担心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印度可能会采取限制资本流出的管制措施,这更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恐慌情绪。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指出,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相比,目前多数新兴经济体货币错配问题已经明显改善、汇率制度变得更加灵活,近期汇率贬值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外部冲击的压力;同时,多数新兴经济体外汇储备较亚洲金融危机时期已经大幅上升,外汇储备已经大幅超过短期外债总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因此,亚洲出现重大全面危机的可能性不大。

  新加坡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杰拉姆也不认同亚洲会出现金融危机的说法,称最近亚洲新兴市场大幅下跌,主要还是反映了市场过于乐观的预期未能兑现,而非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中国经济四大“缓冲器”可御险

  据新华社电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连续两个月外汇占款减少,给本已紧张的金融市场增添了压力。不过,分析人士指出,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不同,中国具有四个重要的“缓冲器”来缓解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是我国的资本项目还未实现完全可兑换,国际资本仍不能快速带来冲击。

  二是中国央行强调的两个“池子”,即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20%的存款准备金率锁定的基础货币。这两个池子让央行可以在美元汇率上升和国际资本外流的情况下,通过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人民币汇率及预期,或降低存准以稳定国内流动性。

  三是我国非常重视吸取历史上拉美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对外债特别是短期外债采取了比较严格的规模控制。

  四是相较于其他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增长相对平稳、通胀水平更低。鉴于我国的经济基本面更为稳健,对于冲击的防御性也更强。

  招商证券宏观研究小组主管研究员谢亚轩认为,美元的全球中心货币地位导致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美国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通过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及进出口等传导渠道强加给新兴经济体,从而导致局部新兴经济体“亚健康”。


(责任编辑:杨东)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