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IPO传闻成吓唬股民工具 中国股市积弱难返之根源

2013年04月30日 11:13   来源:中金在线   

  4月,股民观望情绪浓重, IPO传闻变成了吓唬股民的工具。 IPO何时开闸成为悬在股市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市场有关于IPO启动的消息传闻,往往会出现剧烈的震荡下跌。IPO的消息也将继续影响5月市场。

  记者采访发现,尽管专家们一次又一次论证表态,股市下跌与IPO发行无关,可在部分投资者眼里却始终认为: IPO发行同股市 下跌相关。“反正 IPO 开闸没动静了A股就涨,一有动静A股就跌,我就是怕!”有股民这样说。

  股民商先生表示,“新股是肯定要发行的。或早或晚, IPO终究 会来。毕竟股市是为企业融资服务的。IPO一旦开闸,即使每天发两家也要一年来消化!在如此形势之下,新股IPO开闸必然会影响投资者的信心,中线股市反复抵抗走弱的可能性大。5月我做好准备,排队'打新'。作为一个老股民,喜欢去炒新股。”

  部分股民迁怒于“新股”,不外乎觉得它“圈钱”。不过有专业人士表示,问题并不在于发行数量,而在于估值,又或者说发行的机制需改革。

  中国股市22年有余,上市公司数量也激增至2471家。然而在二级市场中,二十几年里仅有83只个股被摘牌。

  有股民认为如果退市与上市同样严格,市场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惧怕” IPO

  “开闸”。A股历史上一共有7次 IPO 暂停,据统计,从这7次 IPO 暂停期间的股指涨跌来看,上涨的次数为3次,下跌的次数为4次。 IPO暂停期间, 指数跌幅最大的一次为17.98%;

  暂停期间指数涨幅最大的一次为53.02%。IPO暂停并不是想象中的最好的救市牌。

  创业板大牛股正在赶顶

  自4月19日以来,沪深股市出现大开大阖的走势,人心也随之跌宕起伏。4月24日出现的个股普涨行情更是今年来罕有,数百家个股涨幅大于5%,使得一些投资者又开始对未来的牛市浮想联翩。

  但单纯就沪指技术图形而言,偏弱盘整的格局仍未改变,20、30和60日线等均对沪指构成压制,180日线继续支撑,其余均线大多缠绕沪指,目前在此隘口已面临方向选择。

  资金为王。据中国投资者保护基金发布的统计显示,4月19日当周证券市场交易计算资金日均余额仅为5930亿元,创出了该数据自去年12月中旬以来的新低。最近一段时间的数据显示,交易结算金日均余额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资金有从证券市场流出的趋势。

  当然,市场也有利好的一面。央行上周净投放1240亿元,结束了春节后连续净回笼的势头,市场资金面有所改观。但有多少增量资金会进入股市尚待观察。

  笔者的观点很鲜明,就是指数向下趋势不变,沪指2444点以来的下降通道仍未扭转,且仍位于20、30日等中期均线下方,这些均线目前呈空头排。

  盲目看多做多是要付出代价的,最小阻力方向还是向下的。而且从最近汇丰中国PMI数据,以及关于IPO重启等消息面来看,继续发动大行情似乎时机还未到。因此建议投资者近期不能重仓介入,只能小仓位参与,练练手感,打不赢就跑,或干脆空仓待变,以规避随时可能出现的系统性风险。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大盘虽然总体无甚特色,个股的精彩程度却堪称本年以来最高。正应了那句话,“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考场”。

  近日疯狂程度最高的当属创业板的高成长、高送转和填权概念股,诸如光线传媒、掌趣科技、泰格医药、欧非光等都得到了资金的超强势拉抬,而昔日牛股冠豪高新等也为炒作热情再添上一把猛火。这使我依稀遥想到6124点前夜国企蓝筹股的疯狂炒作。

  诚然,阳光下并无新鲜事,已有之事后必再有,唯不变的人心使然。所以在这里给那些已经参与或正心痒难耐要投身创业板大牛股的投资者提醒的是,它们正在赶顶,等待投资者接下最后一棒,因此现在再参与这些疯炒品种已无异于火中取栗,风险极大,必须头脑冷静。

  在笔者看来,创业板个股遭疯炒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们市值小,容易操控,几千手就可以封涨停,在目前市场资金面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是游资较好的投机标的。此外,拉抬创业板龙头,炒高整体市盈率,对未来创业板新股发行的相关利益方也是一种帮助,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些个股的炒作已严重背离其基本面了。

  目前,投资者应紧密关注光线传媒、掌趣科技等龙头股的动向,一旦它们确定性进入调整,那么整个创业板也将随之转势,我认为这个时刻已经临近,因此建议大家回避所有已经被炒高的创业板个股。届时不甚强势的主板指数会否殃及池鱼出现共振被一同带下来,还需拭目以待。

  上周四(4月25日),一些前期进入调整期的板块又开始显现活跃迹象,比如城镇化的代表个股亚通股份和海岛建设等,以及通讯板块和券商板块,如果投资者能踏准节拍,在其调整末期进入,短线即可获得丰厚利润。

  因此,目前的主策略应该是把握板块轮动的节奏,在热门题材股进入调整期时介入,打游击战,并且严格设定止损。一旦大盘转势向下,则清仓离场,损失不至于太大。而如果发生小概率事件,大盘转身开涨,那么你拿的是热门题材股,不论是解套还是获利都要容易得多。

  “五一”长假临近,国际市场近日云诡波谲,建议投资者轻仓或空仓过节,以规避这段时间市场的不确定性。(投资者报 蔡臻欣)

  中国股市积弱难返之根源 

  《红周刊》特约作者 景晓芸

  反弹势头正猛的沪深股市本周以大跌报收,这种现象很正常,最近几年并不鲜见。我想说的是,这几年绝大部分投资者并没有意识到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怎样的熊市,这是中国有史以来一次真正意义的熊市,持续时间与下跌幅度之大,在最近几十年的全球股市都属于经济衰退基本型而非技术型熊市。

  回顾这次熊市,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现了自1994年以来最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事实上,这并不是一次普通的周期性通胀,而是中国延续了20余年的经济增长方式无以为继的一个明确信号。这种以高投资、高消耗,高外部依存、低权利、低福利为本质,以追求GDP速度为目标的发展方式,不仅在经济上难以持续,也在政治及社会等广泛领域造成了高昂的代价。

  此时,摆在中国面前的选择已经十分清晰:要么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改进增长质量并立即着手解决一系列棘手的政治及社会问题;要么接受严重的通货膨胀以及不可避免的硬着陆。

  实际上,2012年中国经济已经出现硬着陆,只是统计数字显示不出来而已。全球金融危机之前,中国的经济管理者已经充分地意识到了中国模式的隐患所在,试图给经济降温并在温和的增长环境中实现转型。但突如其来的危机完全打乱了他们的议事日程,转型之路被迫中断,并迫使他们祭出了最激进的反危机措施。

  为什么银行股能够出现如此低的估值?这确实隐含着许多无法预料的风险,如果我们将2011年作为中国转型元年,那么未来,我们将要经历一次中国房地产的长期调整或停滞不前。估计只有很少数人认为中国房地产不存在严重的泡沫。分歧仅在于:这个泡沫究竟是以软着陆的方式逐渐被消化,还是以剧烈的方式破裂。

  但在迄今为止的金融史中,对大型泡沫的悲惨结局心存侥幸者,几乎从来就没有如愿以偿。于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的后一种可怖前景就变得愈发清晰起来。鉴于这个泡沫延续的时间已经如此之长、规模已如此之大,我们相信,这个泡沫实际上已经处于极端脆弱的状态,任何轻微的刺激就会导致其破裂。

  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对中国银行业、城市居民以及中国资本市场占有重要地位的房地产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构成沉重打击。从中国各类银行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补充资本金的迹象来看,他们似乎对此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不过,这种打击可能远远不是目前静态的所谓压力测试所描述得那么乐观。

  显然,在未来一个时期,影响中国股票市场估值的因素并不止于成本上升一端。一如前述,新的转型时期,是中国经济日益成熟的一个时期。所谓成熟,硬币的另一面就是增长速度的显著降低。

  基于此,从前被奉为经典的价值投资方式很可能成为引发投资悲剧的陷阱,而那些适应了新一轮转型背景、更加灵活的投资策略则将成为赢家。

  惟值得留意是,恒指若5月出现显著调整,通常之前都已累积一定升幅。 蓝筹股首季业绩概要。来源 香港经济日报

  4月29日消息,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股市传统智慧都视5月为“凶月”,外国更有Sell in May(5月沽货离场)的讲法。但A股港股自3月开始调整,恒指跟年初几乎持平,投资界都认为再大跌空间有限。更有基金拟反其道而行人弃我取,实行Shop in May(五月选股入市)。

  以往首4月劲升 5月多调整

  回顾近五年恒指4、5月的表现可见,恒指两个月份表现往往成反比,走势方向相反。惟值得留意是,恒指若5月出现显著调整,通常之前都已累积一定升幅。

  例如恒指去年5月挫11.7%前,大市于1至4月累升14%。08年恒指4月升逾12%,亦令5月调整约4.8%(见表)。若以恒指今年累跌0.5%推算,5月港股大跌机会不大。

  本月中企业陆续公布首季业绩,其中15间共占恒指比重45%的蓝筹,只有一间业绩逊预期,料可支持估值及投资者信心,支持大市。

  基金再沽空获利 值博率减

  有外资环球新兴市场基金经理称,中港股市已累跌多时,对冲基金再沽空获利的值博率渐低,中国经济不会全面崩塌,有见内房、汽车等行业估值相宜,自月中已开始吸纳。“不过近日成交低,交易员都建议,待5月人家沽货时,才以更佳价钱入场。”

  另外,A股今日起一连三日,因内地长假而休市,有利不时受A股紧箍咒的中资股,表现再进一步。而期指今日结算,至上周五即月期指及即月国期,各累积约3.7万张须于今日结算,或构成短线不明朗因素。

  瑞银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投资总监浦永灏称,中港股市自2至3月开始调整至今,已累积不少跌幅,再跌料幅度亦有限。他认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有减慢,中国要完成经济结构转型,亦不会轻易出招刺激经济,5月港股难以全面反弹,建议投资宜“拣股唔拣市”。“现时对中国有两个讲法,一种是完全放弃(capitulation)态度,一种就觉得估值非常便宜,其实两个都不对。”

  浦永灏解释如电力、消费股都受惠定价能力上升;另外内银股则因不良资产风险,而拖低整体估值。他建议拣股时须避开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相关、及供过于求的行业,而多留意消费、石化及出口股等。

  上周五,汇丰控股(00005)在美国挂牌的预托证券(ADR)折算报84.25港元,较本港收市价83.4元高0.85元;中国移动(00941)ADR折算报84.2港元,较本港收市价84.1元高0.1元。


(责任编辑:刘佳)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