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监管部门向各家券商投行发布最新IPO审核51条问答指引,内容包括26条“首发审核财务与会计知识问答”和25条“首发审核非财务知识问答”。监管部门通过“问答”进一步对IPO审核标准进行量化和细化。据悉,IPO审核人员目前已经“按照最新审核标准在进行IPO审核”。
有券商投行人士表示:“51条问答指引中的审核红线会直接劝退一批IPO企业,我们也在根据审核红线梳理手头的IPO项目。”
IPO从严审核常态化
业内人士称,IPO从严审核已进入常态化。面对IPO的严格审核,每个月都有不少企业主动撤回申请。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证监会发审委共审核109家企业的首发申请,成功过会53家,通过率为48.62%;终止审查企业136家,而去年全年终止审查的企业数仅134家;新申报企业36家,去年同期新申报企业有307家,同比下降88%。
另一方面,IPO总体融资规模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以发行日计算,截至目前,今年A股IPO募资规模达494.4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68.04亿元下降63.86%。
另外,2018年以来,IPO“堰塞湖”情况得到显著改善。截至5月31日,证监会受理首发企业307家,这一数据与此前五六百家的排队情况相比,已有较大改善。监管层处理IPO“堰塞湖”问题,思路愈见清晰:一方面,疏导引流,加快、从严审核IPO申请;另一方面,正本清源,之前曾传出IPO审核存在“隐形红线”,净利润不达标的企业不能过会的消息,虽然监管层一再表示IPO审核标准没有改变,但从低过会率到加强现场检查,IPO审核标准明显趋严。而此次发布51条问答指引,即是从源头明确和规范审核标准。
对此,有券商人士指出:“投行一直都会评估监管部门的审核尺度来承揽IPO项目,而且大券商在前端设立的标准甚至会严于监管层设定标准,企业不达标就直接放弃,为保住过会率也会劝不符合标准的IPO排队企业撤材料。”
新经济独角兽受热捧
与IPO从严审核截然不同的是,证监会对于海外优质红筹股以及潜在的独角兽,则是开启绿色通道。
自2018年开年以来,监管层不断表态支持独角兽企业登陆国内资本市场,并为其登陆资本市场打开快速通道。例如,富士康(股票简称:工业富联)创下A股IPO最快过会纪录。从2月1日报送材料,到3月8日上会并过审,前后用时36天。而宁德时代过会闯关仅用时24天。5月8日,作为A股独角兽第一股的药明康德成功上市;6月8日,工业富联正式在上交所上市。
而为迎接中概股回归,以及支持新经济企业发展,监管层更是创举性地推出CDR(中国存托凭证)制度。短短3个月左右的时间,相关配套文件相继推出。
6月6日深夜,证监会发布《存托凭证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等9份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并于公布之日起实施。这意味着CDR制度核心规则全面落地,A股市场正式迎来CDR时代。
6月7日,小米集团递交发行CDR的申报材料,抢得CDR试点申请的首单,预计最快7月分别在上海和香港上市。而后,又传出百度或将成为首家以CDR方式回归的中概股的消息。
此外,对应CDR发行,包括南方基金在内的6只投资于独角兽企业CDR的三年期战略配售基金获批发行。战略配售基金募集首日,便受到市场追捧,投资者热情高涨,基金产品销售如火如荼。
CDR将增厚投行收入
受资本市场整体萎靡、行业监管趋严、IPO总体进程减缓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券商IPO承销业务表现不佳。而不少券商投行前5个月“颗粒无收”,因此传出有的投行裁员、减薪的消息。
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1-5月,共有42家保荐机构参与了IPO的首发保荐,38家券商没有IPO项目上会,另有9家券商上会项目均被否。这意味着47家券商在今年前5个月在投行IPO业务上业绩为零,这其中绝大多数为中小型券商。
而在IPO严审大环境下,大型券商的投行业务同样受到影响。以中信证券为例,年报显示,中信证券近3年投行业务的营业利润持续下降,2015年为27.26亿元,2016年为24.74亿元,到2017年降至18.16亿元,毛利率也处于不断下滑趋势,2015年至2017年分别为60.29%、47.11%、45.38%。
不过,随着CDR项目的相继落地,大券商的日子或许会比中小券商好过一些。
例如,中信证券成为小米CDR的发行保荐机构及主承销商。而百度已选定华泰证券、中信证券作为发行CDR的保荐机构。
市场分析人士预计,短期CDR融资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若承销保荐费率为0.8%,券商承销保荐收入预计为16 亿元,少数龙头券商将受益。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受CDR业务开展获益较大的主要还是大型龙头券商,此类券商往往境外业务发展较为成熟,综合实力较强,能够为海外上市的中资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而其他券商想要进一步拓展此项业务,则需要加快海外分支机构布局,同时加强相关业务的人才储备。
有券商分析师表示:“在CDR业务的持续推进下,相比中小券商,大型券商在获取CDR投行项目上具有绝对优势,有望获取存托、保荐两部分收入,增厚投行业务收入。”
(责任编辑:马先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