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昌九保壳方案2.0版出炉 将再面中小股东投票考验
在8月29日重组方案被股东会否决后,留给*ST昌九(600228,前收盘价11.83元)保壳的时间只剩下3个月。倘若公司再次筹划资产重组方案,即便最终得以实施,恐怕也为时已晚。在此迫切的情况之下,*ST昌九迅速抛出了一份相对简单的保壳方案。公司股票将于今日复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ST昌九已经发布过一份保壳方案,但在此后的股东大会上,由于关联交易大股东回避表决,这份方案被中小股东否决。新的保壳方案,将面临同样的考验。
寄望“补助+债务豁免”
据*ST昌九今日公告,公司于10月23日收到控股股东昌九集团函件,为确保公司2014年净利润为正、净资产为正的保壳目标,昌九集团拟定了*ST昌九新保壳方案。
据悉,新保壳方案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
其一,请示赣州市政府于2014年12月31日以前给予*ST昌九经营性财政补贴8000万元。
其二,请示赣州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州工投)批准昌九集团在2014年12月31日以前豁免*ST昌九1.60亿元债务。同时,*ST昌九将公司拥有的512.2亩工业用地按评估值等额抵偿所欠昌九集团1.31亿元债务。经评估,上述工业用地账面值为0.53亿元,评估值为1.31亿元。昌九集团承诺,在*ST昌九土地资产抵债后,在该宗土地上的房屋建筑物等附作物资产没有进行处置前,不进行该宗土地的第二次流转。
据*ST昌九2014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134.8万元。单从上半年的业绩来看,倘若8000万元财政补贴到手,*ST昌九今年的保壳压力无疑将得到极大的缓解。
按照规定,上述事项尚须履行相关法定程序。
其中,经营性财政补贴须获得赣州市人民政府的批准;以土地资产抵偿所欠昌九集团债务以及豁免*ST昌九债务的事项在获得赣州工投批复后尚须履行上市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以及昌九集团股东会的批准程序。
*ST昌九在公告中透露,昌九集团现已将新保壳方案主要措施形成请示上报赣州工投,不过目前尚未取得相关批复。由于时间已经临近年末,*ST昌九此番保壳无疑将为市场演绎一番“生死时速”。
新方案未提及未来经营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昌九集团曾于今年4月份发布过一份关于*ST昌九保壳的方案。对比两份方案可以发现,除“申请政府补助”外,新方案的主题依然是*ST昌九以资抵债及大股东豁免债务。
资料显示,此前的保壳方案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其一,由昌九集团豁免上市公司2.5亿元债务;其二,由上市公司将除昌九农科54%股权、货币资金、土地使用权之外的闲置资产,在评估后抵偿所欠昌九集团债务。其三,由上市公司将512.2亩工业用地公开处置变现,实现效益。
根据4月发布的保壳方案,*ST昌九随后筹划了以资产抵债的重组事宜。公司拟以持有的江西昌九康平气体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相关股权及昌九生化持有的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部分固定资产及工程物资等资产,以总估值13970.9万元的价格等额抵偿所欠昌九集团的债务。由此,公司将剥离相关停业或者亏损状态的控股、参股子公司及闲置资产。同时,公司将凭借保留的昌九农科继续发展丙烯酰胺产业。
不过,公司上述重组方案遭到中小股东否决。由于重组涉及关联交易,在股东大会表决之时,昌九集团回避表决,而参与表决的大部分中小股东对该方案并不认可。表决结果显示,在14个议案中,几乎所有议案的反对率都在69%以上,赞成率仅为29%。
事实上,倘若重组方案全部通过,*ST昌九将甩掉诸多包袱,有利于保壳前景。既然如此,为何中小股东要对此说“不”?从股东会后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这主要源于中小股东认为,重组进行资产剥离无法解决盈利能力低下的问题,继续发展的丙烯酰胺产业也不诱人。重组只能使公司获得了2014年保壳的一丝希望,对于公司经营困难的窘境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从本次新方案的内容来看,其中并未提及*ST昌九未来经营的计划。因此,新方案仍将面临中小股东投票的考验。
(责任编辑:马欣)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