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频道 > 保险 > 保险滚动新闻 > 正文
 
学平险解读:基本知识及案例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6年11月21日 15:03
    本期特约嘉宾中国人保广东分公司李立博士

    本月初,读小学三年级的小帆放学刚进门,就高兴对妈妈嚷着说:妈,英语测验我拿了100+5分!还有,学校发通知买保险,老师说是自愿买的。

    小帆妈妈接过通知,原来是广州教育基金会致家长的一封信。信上说:截止至2005年7月31日,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已投入助疗专项资金逾720万元,帮助全市229名患重大疾病的学生住院治疗,并认为购买合适的学生平安保险,是为孩子构筑强有力医疗保障的最佳选择。

    通知同时还附有"学生平安保险"保险通知书(下称学平险),列明保费分30元、80元及160元三档,承保的的范围是意外伤害、附加意外伤害医疗、重大疾病诊断等三项,理赔金额则根据每档投保金额不同而有区别,如重大疾病保险从40000元至60000元不等。

    已有投保经历的小帆妈妈第一感觉是这保险花费不多,保险保障比较大。不过,当她接着看背后的保险条款时,就越看越不懂。

    她在想,什么是学生平安险?它跟已购买的少儿保险有什么不同?条款上的责任免除、免除额、保险责任看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发生什么事情才能理赔?有三个档次,是应该投保便宜的还是贵的?已帮小孩买了少儿险了,还用加保吗?记者在与部分家长交流中,有小帆妈妈这样想法的家长不在少数。

    学平险特点:低保费、高保障

    中国人保广东分公司李立博士介绍,学平险是专门针对未成年学生的一种低保费、高保障的特殊险种,被保险人只需交纳几十元的保费就可以获得包括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以及住院医疗在内的多项保障。

    据了解,学平险推出至今已十余年历史,以往由于学校强制学生家长购买,其投保率基本上是100%。2003年9月,保监会下发了《关于规范学生平安保险业务经营的通知》,要求各大、中、小学校不能再以投保人的身份为学生统一办理学生在校保险,而改由学生家长自主办理。其后,学平险的投保率每况愈下,去年广州市场学平险的承保率不足30%。目前寿险和财险公司都有学平险销售。在广州市场约有七至八家保险公司推出了学平险,其中中国人寿、平安人寿、中国人保及太平洋保险的市场份额较大。

    今年七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将保险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普及保险知识,提高全民风险和保险意识。

    广东保险行业协会有关人士介绍,学生平安险具有保费低、赔付率高的特点,带有某些公益互助性质。国十条明确保险知识进学校,因此学校也可借此机会,向中小学生介绍保险知识,让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并亲自接触到保险。他同时建议,学校在自愿的基础上,应大力协助保险公司为学生购买学生平安险。

    李立认为,学生平安险最大的特点在于价格便宜,保障程度和范围较大,可以让学生得到最基本的保障。

    "例如,家长投保人保A档学平险保费只需30元,就可获得意外伤害10000元、附加意外伤害医疗3000元及重大疾病40000元的保险保障。"

    投保建议: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李立介绍,由于风险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不强,小孩的风险一般高于成人,家长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不同,分档次投保。另外,根据有关规定,未成年被保险人投保的身故保险金额累计不能超过10万元,这也是家长在投保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已有少儿险可不购买

    对于在小孩上学前已购买了少儿险的家长,李立建议:家长要分清楚所买的险种的保障险别。一般的意外伤害险主要分两块:意外医疗和疾病医疗。如果已购险只有其中一种,则可以再买学平险作为补充,以得到更为全面的保障。

    "因为学平险是保费最低的险种,现时保险公司所推出的学平险基本上都涵盖了这两部分。万一不幸出险,家长就可以得到双份的赔偿,不过原则是总保额不能超过10万元。不过,如果已购的保险已涵盖了上述的保障,则不主张家长再购买学平险。"

    没购险应及早购买

    对于没有购买任何保险的小孩来说,李立认为应及早购买,同时还应选择保障程度较高的学平险,达到花最少的支出获得最大的保障。

    "在没为小孩购险的家庭具体情况可能各异,对于条件不太好的家庭来说,保费低、保障高的学平险是购险的首选,因为小孩出险后,可以及时得到赔偿,减轻因事故对家庭造成的冲击。另外,有些条件较好的家长认为,自己有能力应对风险事故的发生。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学平险低的保费支出每年才几十元,对这些家庭根本没有任何负担,但如发生出险事故却能得到较高的保障,何乐而不为呢?"

    公务员家庭可选择最低档次

    李立表示,由于公务员家庭的小孩有一定的公费医疗和社保的保障,没有重大疾病以及死亡的赔付。因此,这些家庭可选择保障档次最低的学平险作为补充。

    "尽管公务员的小孩医疗费用可以报销一部分,但其保障并不全面。假如小孩患上重大疾病或因意外死亡,都能得到学平险的赔付。另外,因意外伤害发生后,公费医疗报销不足的部分,也获得理赔。因此,他们购买档次最低的学平险(如A档每年30元保费)作为补充是最适合的。"

    重要提示:看清条款最实际

    价格不同,责任也会有所不一样。李立介绍,家长在购买学平险时,除了比较所交保费与保额之间的差别外,还应看清各保险公司条款中的保险责任和责任免除这两项内容。

    保险责任限定了保险赔付的范围,通常以第一句话注明,家长在投保时应了解保单的保险责任,尤其要注意烧伤、烫伤等常见意外是否被列入保险责任,以免理赔时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而责任免除则是指保单不保的范围,一般有三类:故意行为、在购买前已存在的保险问题、保单列明的高风险活动项目,这些都是不赔的,如攀岩、潜水和故意的打架行为等。

    他提醒,在投保时,必须有家长的签名,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而在收缴保费方面一般是分两种方式:学校代收和保险公司员工到学校集体收取。

    理赔注意事项:及时报案,单据完备

    万一小孩出险,如何获得理赔,是家长们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在理赔方面,保险公司会根据合同的条款中的保险责任进行赔付,而学平险一般都有责任免除和设有一定的免赔额和免赔率,此外,医疗费的报销范围也与医保相同,因此家长投保时应该了解清楚。

    李立举例说,以小孩因意外受伤医疗费用,一般是先扣除免赔额,在保险金额范围内,剩余部分按80%的比例给付保险金。现时大多数的学平险的免赔额为50元。例如小孩的治疗费用是200元(全部为医保范围),就可凭医院的发票,向保险公司获得120元【(200-50)*80%】的理赔款。

    公务员的小孩由于有公费医疗,可以先拿原始单据去报销,然后复印单据到保险公司报销学平险的差额部分,在其中也是有免赔额的。同上例,如小孩已在单位报销100元,则可向保险公司获得40元【(200-100-50)*80%】的理赔款。

    对于复诊,保险公司定义为医疗未结束,总计为一次医疗事故,具体的理赔方法如上。不过,还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如果超过一段时间还没治好的,保险公司则作定残处理。依照伤害的等级和保额的比例一次性赔付,如双眼失明,赔付比例为100%。具体说,你投保的意外伤害保额若为50000元,则可获50000元的理赔,合同终止。

    至于报销手续,李立说,在报销时,可以直接找保险公司,也可以先在学校报销,保险公司会定期到学校收集报销信息,再予以给付。

    "如果保险金额较大的,应该直接找保险公司理赔,这样就更能及时获得理赔。理赔时,一定要带齐资料,包括保单或者相关凭证,如符合规定的医院出具的病历证明(一般为县级以上的医院,特别情况如急诊除外)、药费发票、索赔申请等。

    在理赔时也要特别注意时效问题。一般要求投保人尽快报案,并在24小时内必须知会保险公司。"最好在事故发生后马上打电话告诉保险公司。因为如果报案时间延迟,就会难以界定保险责任。一般来说,在15-30天内就可以得到赔付,最长不超过60天。"

    投保案例

    陈小朋友,今年8岁,就读于荔湾区某小学二年级。生性好动,比较调皮,家庭环境中等,以前没有购买其他的保险项目。

    答:调皮的孩子往往容易受到伤害,也比较容易和小朋友发生小矛盾。他的家庭收入状况中等,购买学平险可以节约费用获得较全面的保障。他以前也没有购买保险,所以应选择较高档次的学平险,以获得充分保障。

    基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其家庭情况,建议其购买人保学平险B档,每年80元的保费支出,就可以得到最基本较全面的保障,如下表:

    项目

    A档

    B档

    C档

    保险费支出

    30元

    80元

    160元

    意外伤害保险金额

    10000元

    30000元

    50000元

    附加意外伤害医疗保险金额

    3000元

    6000元

    10000元

    重大疾病诊断保险金额

    40000元

    50000元

    60000元

    保险利益:意外伤害最高保额30000元,意外伤害医疗最高补贴6000元,重大疾病最高保障50000元。其中,意外伤害医疗免陪额为50元,按80%比例报销。九种重疾一经确诊,即获50000元理赔。(以上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相关公司)
 
来源:投资快报
中国经济网信息免责声明:
    本网站所载之全部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新闻、公告、评论、预测、图表、论文等),仅供网友
参考。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经济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
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
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3512266-8089、8085

24小时排行
·
·
·
·
·
近期专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