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
金融证券 | 焦点财讯 | 专题精选 | 滚动新闻 | 金融人物库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步伐加快 推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今年以来,国内金融形势总体向好,宏观杠杆率趋于稳定,金融机构合规意识增强,一系列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举措陆续落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初步成效。上半年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7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48亿元。面对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重视打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进一步增强。
中国经济网财经部
头条报道
增强脱虚向实的内生动力
金融业的脱虚向实,还离不开更加丰富完善的银行业金融体系。目前,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大门已经打开,多层次的银行体系正在构建,企业融资渠道更加多元。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表示,民营银行在公司治理、决策效率、市场化激励机制、服务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体制优势,设立民营银行对于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能带动整个银行业提高效率。
综合施策破解融资难
货币政策持续“做加法”:从三次定向降准到增加小微企业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再到将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纳入中期借贷便利(MLF)合格抵押品范围等。财税政策则积极“做减法”:减税降费力度不断加大,为包括小微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为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扩大减半征收所得税的小微企业范围,放宽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税收优惠条件,提高增值税起征点等。
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摸清“堵在哪儿”是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金融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马骏认为,央行将流动性注入银行体系后,受到资金供求双方意愿和能力的制约,信用扩张受到供给端和需求端多重约束,金融体系“有钱”难以用出去,也难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本网专栏
让隐性债务无处遁形
22.jpg
隐性债务由于形式多样、存在隐蔽,不受预算约束,违反了现行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累积了不小...
稳抓公司治理的"牛鼻子"
55.jpg
郭树清表示,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是现阶段深化银行业和保险业改革的...
财经观察:国企去杠杆
66.jpg
今年4月2日,中央财经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到结构性去杠杆,明确了国有企业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