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定基谋转型 散户谨防“押错宝”

2017年11月04日 09:00    来源: 广州日报     张忠安 林琳

  

  年内超200家A股公司终止重组 有上市公司因业绩好转放弃重组

  今年以来,不足11个月已有超过200家公司发布资产重组终止公告。分析称,业绩和股价变化可能是并购重组终止的主要因素,有上市公司因为自己日子好过了而放弃重组。

  “今年以来,11个月左右时间就有200多家公司终止重组,数量很大。主要还是市场变化较大,要么重组对象业绩不达标,要么自己日子好了,不想再资产重组。”面对密集的重组失败,一位券商投行人士对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表示。

  年内204家公司终止重组

  凤凰光学11月3日的公告表示,该公司在今年9月份已经审议通过议案,同意公司终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事项,并向中国证监会申请撤回资产重组申请文件。11月2日,该公司收到证监会的通知,决定终止对该公司的资产重组的审查。

  事实上,国庆长假过后,A股众多上市公司发布终止重组公告,如天业股份、印纪传媒、百利电气和加加食品等。

  同花顺ifind系统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收盘,今年以来,终止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已达204家。有意思的是,部分公司近年来多次宣告重组终止。方大化工2016年8月披露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但该方案在去年11月份遭到中国证监会否决。今年1月份,方大化工调整后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再获证监会受理,但5个月之后又宣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类似的还有银江股份、财信发展等个股。

  业绩和股价变化

  成主因

  有市场人士预计,2013~2016年很多公司公布了资产重组预案,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预计未来还有更多的公司会选择终止重组。

  在上述券商投行人士看来,政策调整是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终止的因素之一,“去年以来,监管层出台了很多针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政策,不管是受让方,还是出让方,都需要时间对重组方案进行消化。如果时间来不及,就只能先申请终止。”有机构人士透露,约两成终止重组公告中明确提出,终止原因同政策等客观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关。

  不过,根据记者了解,业绩和股价变化可能是并购重组终止的主要因素。其中,中钨高新原本拟向湖南有色金属、五矿有色金属等定增股份购买湖南柿竹园有色等资产。但最终却是因为标的资产整体仍未盈利,加上股东大会决议逾期,所以终止重大资产重组。

  “终止重组,一方面不会损害原股东的利益,另一方面也不会因为收购的一个低于预期的资产而拖累上市公司未来发展。”上述投行人士告诉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当然,业绩变化不光是被并购方,也有上市公司因为自己日子好过了而放弃重组。由于严重亏损,*ST华菱滑向退市边缘,其随即展开资本运作,拟注入财富证券、湖南信托和吉祥人寿等当时非常时髦的资产。不过,时过境迁,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ST华菱咸鱼翻生,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暴增3.34倍达到25.72亿元,摘帽板上钉钉。而拟注入的标的却出现业绩亏损。因此,该公司宣布终止重组。

  焦点

  定增股多跌

  谨防“押错宝”

  今年10月27日,停牌10个月的胜利精密携4.7亿元的并购方案复牌,不过二级市场股价却连续下跌,周五报收5.93元,这也意味着,去年底完成的三年期34亿元定增全线被套(定增价6.6元,除权后成本价6.57元)。

  今年以来,大多数希望通过并购重组壮大的中小盘个股股价持续调整。股价下跌使得不少定增基金日子很难过,据同花顺ifind数据,国投瑞盛基金成立至今累计下跌9.80%,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30.47%。而很多定增基金今年四季度到期,若到期后解散,投资者将赔钱。

  不过,这些定增基金纷纷转型,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开放式基金(LOF)。如今年10月17日,博时睿远定增基金转换为博时睿远事件驱动混合(LOF)。因此,预计未来不少定增类基金到期前后,如果继续出现亏损,可能会选择转型。对散户而言,在当前A股市场风格下,无论是押宝个股,还是参与机构定增产品,风险都不低。持有品种依然要以业绩为核心,防止“押宝”变“哑宝”。

  焦点板块

  文化企业三季度营收同比增11.4%

  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618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提高4.4个百分点。新近公布的上市企业三季度报中,文化企业整体保持上涨态势,但增速出现分化,业内人士认为,互联网文化产业一枝独秀趋势明显,预计未来线上线下融合将进一步加速。

  文化产业分化趋明显

  近日,国家统计局对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5.4万家企业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上述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7618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提高4.4个百分点。据了解,除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外,9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均实现增长,其中,4个行业实现两位数以上增长,“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6%,文化艺术服务业增长16.3%,文化用品的生产增长13.4%,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增长13%。

  与此同时,大多数上市文化企业已公布三季度业绩,整体保持上涨态势,但不同行业表现略有不同。多家龙头企业业绩靓丽。光线传媒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49亿元,同比增长30.52%;实现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8.28%;宋城演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3.14亿元,同比增长17.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8亿元,同比增长20.18%;中国电影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8亿元,同比增长8.02%,实现利润总额11.14亿元,同比增长4.73%。

  有的企业营收或归母净利润出现下滑。上海电影1~9月营收8.21亿元,同比增加8.82%,归母净利润1.54亿元,同比减少13.26%;慈文传媒三季度实现营收2.29亿元,同比减少46%,1~9月营收5.62亿元,同比少减34%,归母净利润1.50亿元,同比增加2.42%。

  电影毛利率开始下滑

  也有的企业表现不佳。电广传媒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8.63亿元,同比增加12.4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99亿元,同比减少48.68%;华录百纳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4.68亿元,同比下降21.41%,净利润为1.17亿元,同比下降34.51%,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93亿元,同比下降23.14%,净利润5271.98万元,同比下降39.81%。

  有业内人士认为,文化产业业绩分化,与企业的电影业务比例轻重有关。据光线传媒公告称,公司主业电影的毛利率水平较高,从2013年至2017年上半年一直保持在40%以上,然而2017年前三季度电影毛利率下滑至37.57%。而华谊兄弟2017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持续增长,实景娱乐板块收入大幅增长,料将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国泰君安分析师陈筱、吴斯在研报中提出,华谊兄弟以内容为驱动力,影视作品向线下衍生为电影公社、电影世界等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产品,向线上和游戏、粉丝社区为代表的互联网娱乐板块融通联动,实现三大板块良性互动,延伸IP价值,综合娱乐布局成效显著,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综合性娱乐航母。

  专家观点:

  互联网文化产业一枝独秀

  在北大文化研究院教授陈少峰看来,未来文化企业将保持目前的节奏继续发展,某些领域增速持续放缓,比如出版和广播,而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最快,如文化信息传输服务,其他娱乐休闲和文化消费如旅游演艺和互联网视频内容、音乐综艺节目等将是使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内容,也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他认为,未来互联网文化产业将会一枝独秀,“文化产业线上线下融合进一步加快,包括BAT和影视公司。”他认为,更多企业将融入互联网,做跨界的大文化产业,进行业态多元化经营,做产业链、IP孵化与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等。他认为文创电商将有巨大潜力。

  而东吴证券张良卫、周良玖的研报则表示看好行业层面供需升级带来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渠道层面的转型升级、多元化经营战略等将驱动实体书店销售的回暖与复苏,这一现象在部分一、二线城市表现明显。”他们认为,文化出版公司将中长期受益于这一趋势。(林琳)

 


(责任编辑: 马先震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