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债市跟风调整 走势难言乐观

2016年11月16日 07:00    来源: 经济日报    

  编者按 一段时间以来,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金融市场震荡加剧。债券市场出现调整;期货市场在震荡中回调;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多日下调。各个市场变化的内外在原因是什么?未来走势如何?投资者应注意什么?今天本报推出组合报道,敬请关注。

  在内外双重因素影响之下,我国债券市场出现调整。10月下旬以来,债市连续下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并突破了2.8%的水平,创下今年6月末以来的新高。

  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本轮债市的调整源于“输入性”压力。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后,当选总统特朗普强调基建投资,导致全球风险资产普遍上涨,避险资产则全线大跌,股市暴涨,黄金、债券暴跌。

  从国内因素看,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也使得市场风险偏好有所上扬。从前10月数据看,工业品价格明显回升,推动名义工业产出数据不断回升。投资方面,基建投资贡献较大,房地产投资稳步回升。10月份,CPI同比涨幅更回到“2时代”。同期,PPI在上月由负转正的基础上涨幅扩大,超出市场预期。经济企稳趋势显著。

  从资金面来看,随着年末临近,季节性因素会对资金面带来扰动,季末存贷款变动、财政存款上缴等都会对资金面产生影响。天风固收首席分析师孙彬彬认为,存贷比考核取消后,季末拉存款的扰动基本上已不再为主要冲击因素;需要考虑的是新增贷款出现变动对资金的挤压。但总体来看,在央行稳健操作下,短期内资金紧平衡概率仍大,利率料将继续在区间内波动。

  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债市后期走势也难言乐观。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时表示,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注重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经济金融风险。虽然市场理解为这主要针对的是房地产市场,但也有专家指出债市“加杠杆”的风险不容忽视。

  目前,市场对于债市未来的走向判断出现分化。但大多数观点认为,短期的外部影响并不足为虑。华创债券团队认为,从短期来看,随着市场情绪的逐渐释放,海外市场调整有望逐步趋于平静,有望带动国内债市企稳。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债市风险就此消除。华创债券团队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全球货币政策的转向和基本面企稳可能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短期企稳后市场调整风险依然难言消除。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对后市则较为悲观。他认为,国内资金面较为平稳,美国国债收益率短期见顶,似乎支持我国债市“利空出尽”,但债券市场的真正风险并未暴露,最大风险来自于债市整体“降杠杆、降久期”引发的债券价格下跌循环。(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责任编辑: 华青剑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