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MSCI再抛橄榄枝 A股节后或添新动向

2016年10月03日 10:50    来源: 广州日报    

 

  MSCI公司于当地时间9月29日发表的公告指出,深港通的开通,将让境外投资者更广泛地进入规模达到6.5万亿美元的中国市场,也可以帮助国际投资者解决面临的资金汇回问题。这已经是在9月份MSCI第二次对纳入A股的事宜发声。

  当地时间9月13日,MSCI曾经宣布将在9月底推出20只新的指数,衡量MSCI新兴市场指数纳入5%的A股之后,所带来的潜在影响。新指数包括MSCI中国指数(含部分A股)、MSCI中国大中小盘指数(含部分A股)、MSCI新兴市场指数(含部分A股)、MSCI全球市场指数(含部分A股)等。

  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此次MSCI推出新指数是为将来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做的积极准备,这更加预示着A股纳入MSCI只是时间问题。

  A股曾经在2014年和2015年闯关MSCI均未成功。今年6月A股第三次闯关MSCI新兴市场指数,依然铩羽而归。下一次的指数评估结果将在2017年6月公布。

  MSCI给出了三条主要理由。第一,QFII投资者的每月资本赎回额度不能超过其上一年度净资产值的20%,此项限制对投资者需要兑付客户资金赎回时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障碍。第二,中国内地上市公司广泛性自愿停牌,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让投资者担忧。尽管上交所和深交所在5月末发布了股票停牌新规,但效果仍需考察。第三,内地对金融机构在全球任何交易所推出的金融产品设立了预先审批的限制,导致投资的不确定性。

  不过,当时的公告称如果A股市场准入状况在2017年6月之前出现显著的积极进展,MSCI不排除在年度市场分类评审的例行周期之外提前公布纳入A股的可能性。

  而在6月暂缓将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后,MSCI对A股的关注并未减少。

  在9月29日的公告中,MSCI又表示,股票停牌新规发布至今,停牌股票数量已“略有”下降。近期包括开通深港通等开放市场、原则上不再对QFII和RQFII股票投资比例做出具体限制等举措,减轻了三大理由中的前两项担忧。

  业内观点

  纳入MSCI指数影响偏短线

  按MSCI数据测算,如果把A股按5%的比例纳入指数,吸引的资金可能高达120亿美元。如果全部纳入,则将达到2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逾万亿元,巨量资金的引入将会对A股流动性造成极大的补充。被动型资金流入可能发生在A股实际纳入该指数之际,主动型资金流入可能会在正式纳入该指数前几个月就开始。这无疑对A股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随着MSCI再度抛出橄榄枝,海外知名投行高盛也一改此前的空头姿态,开始唱多A股,对中国股票的投资评级从“中性”上调至了“增持”。MSCI中国指数的目标价也随之提高,从60.5上调至70,相当于还有约9%的上涨空间。不过需要留意的是,MSCI中国指数并不只包括中国A股市场的股票,还包括了中国B股、港股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H股股票。

  与外资相对乐观的态度相比,A股市场很多业内人士却认为,无论A股是否纳入MSCI,对A股的影响均是短暂的,长远来看,内因才是关键。

  业内人士指出,即便A股成功纳入MSCI指数,其短期更多是情绪上的催化,预期上的提振,而非实质影响。

  权威券商研发报告显示,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经历了被MSCI新兴市场指数从部分到全额纳入的完整周期,从两个地区股市外来资金成交额和股指走势的联动性关系来看,当外来资金在股市中占比不超过10%时,外来资金的投资行为对股指影响较弱;当外来资金在股市中占比超过15%时,外来资金的投资行为对股指的影响明显加强。上述两地从初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到全额纳入分别用了7年和9年。

  华泰证券预计,A股全额纳入的时间在3至5年。A股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将加快市场微观结构外资持股占比增长,预计到2020年外资持股占比不超过6%,达到国际一般经验临界值15%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外来资金投资行为对A股影响有限。

  投资动向

  市场投资风格或转变

  随着深港通靴子落地,投资者担心后市没有炒作热点,然而多家权威机构却认为,深港通的开通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增加后期纳入MSCI的概率。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国庆节后低迷的A股注入新鲜的血液。

  有市场人士认为,股指持续下跌的背景下,诸多资金尤其是机构资金正在积极寻求长线投资价值板块,资金的避险意识大大提升。而且在未来,养老金、QFII、MSCI指数基金,以及即将开通的深港通,还有讨论中的沪伦通,都是一些注重价值的机构资金,因而做中长线价值投资将是这些资金考虑的重点。也就是说,市场机构资金将更加注重估值的合理性和公司本身的质地,而绝不是只关注成长性预期。因此投资者在操作上也要注意这一市场热点以及风格的演化,并需要及时适应与跟进。


(责任编辑: 马欣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