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市公司停牌这一点上,公司高管以及相关利益人员与中小投资者始终处在并不公平的位置上。就像打牌一样,知晓更多信息的公司高管可以随时翻看手里的底牌,而中小投资者则不能。
尽管万科副总裁谭华杰认为“卖掉股票变现解决家庭的生活问题”,这很正常,暗示公司高管对于上市公司停牌与否、停牌时间并不知情。然而,似乎没有多少投资者愿意相信。有投资者无奈表示,你说不知道,那就不知道吧。
随同万科资产重组方案一起公告的,是一份“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相关专业机构及经办人员,以及上述人员的直系亲属”在公司股票连续停牌前六个月内(即2015年6月18日至2015年12月18日)的股票买卖自查报告。
公告显示,这些对公司重要信息并不知情的高管们,在万科A(000002.SZ)停牌之前进行了精准减持。在全部发生买卖的这24个交易行为中,有17人选择清仓万科A,净减持数量1,215,600股。按照停牌前24.43元的价格测算,总市值大约接近3000万元。
这些高管人员中不缺乏炒股高手。据万科官网显示,位列其中的张纪文,现为公司高级副总裁,兼任广深区域本部首席执行官。公告显示,停牌前六个月,张纪文买入11,914,969股,卖出13,797,969股,目前仅结余21000股。以此推算,张纪文此前持有的股票总数1,904,000。按照2015年6月26日的60日均线价格计算,持股市值约2700万元。到停牌前,持仓市值仅剩51万元。
深圳万科的总经理周彤也应该是中小投资者艳羡的对象。2015年6月28日以前,周彤持股20万股,期间有买有卖,净卖出20万股以后,目前清仓。
不妨先不去考虑太多这些高管的清仓和买卖股票时间。单纯来看高管的减持行为,某种程度也反映了他们对于万科未来的彷徨,甚至是怀疑。在万科管理层停牌豪赌寻求白衣骑士之际,这些似乎更为清楚公司未来的万科精英们选择了用脚投票。
无论是单纯盖房子,还是跟着地铁盖房子,都没有改变房地产本身的属性,而房地产都已经过了黄金时代。包括王石在内的万科管理层不止一次承认房地产已经进入了白银时代。甚至在不少房地产业内人士看来,说白银时代或许也算是乐观的。从人口规律、房地产库存以及中央对于房地产的态度的变化,房地产将来面临下行压力不小。
这意味着即使与深圳地铁达成战略合作意图,不管分析师以及机构给予万科这一重组方案什么样的肯定,这一方案的核心还是万科就是个房地产企业,并不改变万科的房地产未来。精准减持的高管们或许早就清楚了这样的事实。
现在,唯一变化了的是股东位置。深圳地铁上位成为第一大股东,此前的野蛮人宝能和原来的第一大股东华润,则分别成为第二和第三大股东。
除了损失,中小投资者并不会从这个交易方案得到什么。15.58元的定增价格,相对于停牌前市价24.43元,大幅折价36%;相对于停牌前每股净资产21元,折价24%。这意味着万科复牌连续跌停几成定局。然而,停牌前减持的高官们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无论其减持是出于生活原因还是什么别的。
当然,万科高管中也有人在增持,其中,王文金以及张旭增持超过91万股。多亏了这两位高官的增持,要不然,这个期间万科管理层的净减持就会超过了213万股。
除去华润与万科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交易方案并未引发市场的跟投。作为全球最为看重价值投资的港股市场,在6月20日的交易中,万科企业(2202.HK)下跌2.97%至17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