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公募系FOF破冰 市场空间或超8000亿

2016年06月20日 07:04    来源: 中国基金报    

  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王瑞

  期待已久的公募FOF(基金中基金)产品或将问世了。上周五,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第2号——基金中基金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意味着公募FOF产品正式破冰。

  “公募基金又迎来一个新品种,这有助于引爆公募系FOF的发行,有望规范目前FOF市场,未来公募派将成为主流FOF。”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中国基金报记者从多家基金公司了解到,他们正在研究征求意见稿,积极筹备相关产品。

  明确核心点:

  不能投分级 人员要隔离

  上述征求意见稿在上周末刷爆朋友圈,业内人士纷纷点赞。从征求意见稿看,从运作公募FOF市场关注核心点给予明确。

  根据征求意见稿,FOF是指将80%以上的基金资产投资于经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的基金份额的基金,明确了FOF基金类型。此外,FOF持有单只基金的市值不高于FOF资产净值的20%,且不得持有其他FOF。这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规定相一致。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强化分散投资,防范集中持有风险。

  对于市场广泛关注的FOF二次收费问题,征求意见稿也进行明确,规定基金公司利用FOF投资本公司基金,只能收取一次申赎、管理费用,而托管行托管FOF时,针对原本就托管本行的产品也只能收取一次托管费。这就降低了双重收费的范围,让利于普通投资者。

  关联交易问题也受到市场关注。征求意见稿也明确,除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联接基金外,FOF投资其他基金,被投资基金的运作期限应当不少于1年、最近定期报告披露的规模应当高于2亿元。这意味着FOF不能成为新基金或迷你基金的帮忙资金,降低了“寻租”的可能。此外,对于FOF投资关联方基金也在信息披露上做了要求。海通量化部点评就表示,管理层希望FOF投资真正从价值出发,为投资者提供有效的资产管理工具。

  另一个引起广发讨论的是人员问题。征求意见稿就明确规定,开展FOF业务,应当设置独立部门、配备专门人员,就防范利益输送、内幕交易等行为制定有效业务规则和安排,FOF的基金经理不得与其他基金的基金经理相互兼任。

  此外,征求意见稿规定,FOF不能投资分级基金。一位业内人士表示,FOF不得持有具有复杂、衍生品性质的基金份额,体现了降低组合波动、使产品简单化的管理导向。

  基金公司积极筹备

  产品部小伙伴开忙了

  “上周五就根据征求意见稿做讨论了,我们梳理了很多细节问题在咨询相关律师事务所等待答复,可能近期公司管理层也会就人员、产品等做出安排,应该会进入忙碌期。”深圳一位基金公司产品人士表示,该公司之前就计划推出公募FOF产品,因此一直在做相关筹备,如今征求意见稿出台,业务布局更需要加快。

  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副总裁表示,该公司原本就有相关基金研究员的职位安排,在运作企业年金、基金专户时也做了涉及FOF的资产配置,转换过来相对容易。

  另一家基金公司人士也表示,“我们公司之前就研究了海外FOF发展、国内基金风格筛选、比对等,用不同策略进行模拟组合,包括股票类FOF、债券类FOF等,风格上也有进取风格、稳健风格等,因此,应该会积极筹备FOF产品,不过也不会追求是否第一单。”

  还有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该公司前两年开始就针对自家基金做了FOF组合,提供给银行渠道作为参考,运作多年来业绩很稳健,目前计划在一个大型互联网平台做展示。相对来说,这一模式可以移植到公募FOF上,也会积极做布局。

  综合来看,目前银行系、保险系、大中型基金公司、拥有资管FOF的公司会非常积极地筹备FOF,少数中小公司则借此作弯道超车的准备。银行系基金公司优势很明显,银行往往有很大理财池,对投资公募组合需求很大。原本有资管FOF又拥有发行公募基金资格的证券公司,动力也非常足。而前二十大基金公司必然会布局完备产品线,FOF产品是必需品。

  此外,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去年就有几家基金公司向监管层申报了FOF类品种,并做了相关说明,不过,因为当时细则还未明确,所以没有被受理。他说,这部分基金公司有望成为早期参与FOF品种的公司。

  也有一些中小型基金公司并不热情,认为这类产品还需要人力物力布局,是否能获得大发展还很难说,不如专心在专户领域做投资范围更广的FOF类品种更好。

  “我们也在观望中,公司目前在专户领域做绝对收益的FOF,公募基金暂时没有规划。”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人才渠道等成痛点

  细节在实战中明确

  一边是人才、渠道等痛点待解,一边则是估值、清算等具体细节待明确,公募FOF的问世可能尚需时日。

  根据征求意见稿,开展FOF业务,应当设置独立部门、配备专门人员。也就是说,愿意布局FOF业务的公司都需要新设立一个部门,若相关基金经理是从基金研究员做起还需要重新考基金经理证。但抛开流程问题,摆在基金公司面前的是研究基金人手不足的现状。

  数据显示,目前公募基金已超过3000只(各类型分开算),如何选择优秀基金及进行大类资产配置都极为考验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目前,大中型基金公司都已经发行了FOF专户或进行相关策略服务,不少是研究低风险产品,比如配置分级A或资管计划等,真正投资公募基金做组合配置的产品很少,这类人员非常稀缺,这一短板也制约了不少中小型基金公司。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中小型基金公司对于公募系FOF的热情明显不高,有过FOF运作经验的券商资管则热情高涨。

  “基金公司极少有基金研究员,对买卖其他公司基金也不是很了解,不知道基金公司谁的投资能力强、不知道谁适合什么样的市场,也很难判断这一市场风格会如何,因此,真正大面积布局这一业务很难。”一位基金公司市场总监表示。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也表示,国内的公募基金经理仓位真正灵活的很少,公募大部分不擅长择时。FOF很大的业绩来源是择时和大类资产配置策略,而公募中市场择时和资产配置做得好的不多。他说:“FOF的基金经理需要和普通的基金经理一样有业绩记录,没业绩记录就没法向别人证明能力,而目前并没有人在FOF投资上特别出名。”

  正因为人才短缺,也有可能引发基金公司挖第三方的基金研究人员,加剧人才流动。

  另一方面是市场问题。不少公募人士对FOF态度存疑,更多是担忧渠道问题。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该公司并未筹备公募系FOF,最担忧的就是不好卖,“这类产品是组合业绩,短期业绩很难特别闪光,需要长期业绩证明其价值,并非很好宣传的品种。”

  还有人士表示,机构有组合管理的需要,但基金公司是通过卖基金赚钱还是赚FOF管理费,这其实是个抉择,而且很难做出业绩来。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待解。“公募做FOF仍有一些问题需要正视,例如,到底是选择全市场的模式,还是只选内部基金?同样的产品,是放自家的还是别人家的?不放自家的,是要向别人证明自家产品不如别家?如果去别的公募调研,人家是你的竞争对手,会搭理你吗?如果仅仅是市场上的公开信息,提高FOF新的附加值是有局限的。”北京一位基金人士表示。

  上海某产品部人士也表示,目前估值、清算细节待解。例如,QDII净值延迟问题,到底该如何估值?可能是有兴趣的基金公司报创新产品,建立一套行业标准,从实战中出细节。

  此外,还有人士反馈,这类产品不宜规模太小,一旦太小交易费用占比会较高。

  公募系FOF有望成主流

  市场空间超8000亿元

  “回顾历史,中国资产管理市场逐步规范、发展和壮大,正是因为有了公募基金的参与。目前国内的FOF有很多,但都是私募管理人,未来FOF市场要做大,必须有公募的管理人。”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博客,微博)直言,未来FOF主流应该是公募类FOF。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分析师李颖也表示,公募FOF产品的破冰有利于公募基金市场更加规范。当前基金市场产品种类和数量均得到极大的丰富,大众投资者有优选基金、组合配置的需求。而不少非专业机构通过各种擦边球行为,向公众提供类FOF服务或产品,涉及账户安全、资质规范、信息不透明等风险隐患。及时推出公募FOF操作细则,有利于专业机构广泛、充分参与,让投资者的这部分需求得到满足。

  目前确实到了发展公募系FOF的时刻,公募基金只数已经超过股票,各类型分开算已经超过3000只,产品种类也极为丰富。王群航也多次呼吁:“基金数量超过股票,那么,FOF就必须要有。”

  实际上,券商、私募、第三方早已运作起FOF,整体规模大约是400亿元,与成熟市场比还有很大差距。而公募系FOF加盟,有可能真正带来FOF类产品的大发展。据测算,海外成熟的市场一般FOF品类占基金品类的10%左右。截至今年5月底,境内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为8.09万亿元,据此推算,FOF至少有8000亿元市场空间。

  不过,也有多位人士表示,虽然从产品特点看,FOF选取了多只子基金为投资标的,其在下行风险的控制方面通常会优于普通基金,适合那些打算长期持有、风险偏好相对较低的基金投资者,但是,国内投资者的风格仍是以收益率论英雄,这类品种能否迎来大发展还还有待市场验证。

  李颖也表示,公募FOF的发展注定受限于市场环境和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理念,专业投资者要想通过FOF获得大的发展,最终还是有赖于其长期投资管理能力。

  


(责任编辑: 康博 )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