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安硕信息爆分析师"吹捧门" 前金牌分析师易欢欢否认

2016年06月16日 08:07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导读

  “如果该券商分析师与上市公司合谋对投资者进行误导性陈述,那么也应当披露该券商及该券商分析师,以警示市场。” 吴立骏认为,在《告知书》中对某券商分析师的提法较为隐晦。

  过去的一年中,资本市场最受瞩目的“妖股”,非 安硕信息 (300380.SZ)莫属。

  2015年前五个月,业绩平平,基本面无较大变化的安硕信息股价一路扶摇直上升至476元,成为彼时A股第一高价股。

  6月14日,这只妖股的“妖法”在长达10个月的调查后得以揭露。在公布调查结果的同时,证监会拟决定对安硕信息给予警告,并处罚款60万元,安硕信息董事长高鸣、董秘曹丰也分别被处以罚款30万元、20万元。

  “此前证监会从未因误导性陈述对上市公司进行行政处罚,这是新出现的信号,显示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虚假陈述的监管趋于严格。对安硕信息及其高管所处的罚款也是行政处罚内的最高限额,是顶格处罚。”上海东方剑桥律师事务所证券律师吴立骏认为。

  6月14日,安硕信息公告了证监会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下简称《告知书》),在吴立骏看来,该《告知书》的下发意味着不久,投资者就可以以“误导性陈述”为由将安硕信息告上法庭进行索赔。目前,吴立骏所在的律所已经接受了30余名相关中小投资者的委托,尽管这些投资者平均持股在一万股以下,但以安硕信息彼时的高股价计算,涉案金额也能达到数千万。

  随着《告知书》的下发,安硕信息股价飞涨的“妖法”也得以详细披露。

  据证监会调查发现,2014年4月30日至5月6日间,安硕信息董事长高鸣、董事会秘书曹丰与某证券机构分析师接触达成默契,决定通过信息披露、投资者调查、路演等多种形式持续、广泛、有针对性地宣传安硕信息开展互联网金融相关信息。

  上海一位券商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分析师所撰写的研报对于一只股票的市场表现有助推作用。上市公司联手券商行业分析师推票,拉高股价,是业内都知道的潜规则。”

  此外,监管层还认为,2014年4月30日至2015年4月30日间,公司在多次与投资者进行业务交流过程中,披露的信息存在与公司现实状况不符,存在不准确、不完整情形。该涉案信息为公司对前景的描绘和设想,缺乏相应的事实基础,未来可实现性极小,具有较大误导性。

  而正是在上述时间段,安硕信息的股价已经涨幅超过10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此期间,安硕信息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共有25份,调研机构主要为基金、券商,如广发基金、 东方证券 、南方基金等。其中东方证券分析师计算机行业分析师郑奇威自2014年以来,其个人便参与了9次安硕信息的调研活动,排在首位。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自安硕信息2014年上市以来,券商所撰写的研报至少有20余份,在这些研报中,互联网金融、金融信息化、金融IT等概念频频出现在研报标题中,成为券商推票的“主打概念”。

  这二十余份研报分别出自 东兴证券 、安信证券、 申万宏源 、民生证券、国联证券等15家券商,发布相关研报数量较多的分别为原 宏源证券 研究所副所长易欢欢、银河证券分析师沈海兵等人。

  一时间,易欢欢、沈海兵、郑奇威等人成为了《告知书》中提及的涉案分析师的热门人选,其中最为知名的则数易欢欢。

  “易欢欢曾是行业中非常知名的分析师,其也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计算机行业的第一名,其在行业中拥有较强的号召力。”一位计算机行业资深研究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坦言。

  公开资料显示,易欢欢曾任前甲骨文公司高级经理,后转战证券行业加入 国金证券 研究所担任董事总经理、科技行业首席分析师,后任职申万宏源证券董事总经理,研究所执行所长等职务,现任上市公司 键桥通讯 (002316.SZ)董事 ,易选股互联网证券创始人。

  6月15日下午,易欢欢在其微信朋友圈中就有关安硕信息涉案事件辟谣称《告知书》中所提到的某券商分析师并非是其本人:“我在15年年初就已离职申万宏源创业做一家互联网公司,14年到15年期间我都没有去过安硕信息公司,与董事长根本不认识”,其还表示“该分析师另有其人”。

  除易欢欢严词申明外,但因为《告知书》中未提及该分析师真实姓名,该涉案分析师到底是谁目前依然尚无定论,记者在截稿前皆未联系到沈海兵、郑奇威等人就有关事件进行表态。

  “如果该券商分析师与上市公司合谋对投资者进行误导性陈述,那么也应当披露该券商及该券商分析师,以警示市场。” 吴立骏认为,在《告知书》中对某券商分析师的提法较为隐晦。

  目前,安硕信息仍不失“妖股”本色,被下达处罚告知书的次日,也即6月15日,仍以10%的涨停收盘,收报47.19元。


(责任编辑: 马欣 )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延伸阅读
  • · 股市“金领”骤减另类真相      2016年05月30日
  • · “颜值”和“研值”      2016年04月29日
  • · 研报太奇葩 6名分析师被惩戒      2016年04月2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上市全观察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