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乘瑜
2016年1月,A股未能迎来“开门红”,相反,上证指数一月之内暴跌24%。根据私募排排网的数据,3391只股票策略型的私募产品中,仅有164只获得正收益,占比不到5%。但量化私募产品表现优异,包括非市场中性的量化产品。业内人士认为,量化产品有模型辅助,在短期趋势判断上,比主动管理型私募表现更好,更容易在急促大跌的市场中“逃出生天”。部分知名主动管理型私募如神农投资、泰旸资产、朱雀投资等也在1月及时减仓,损失较小。但对于近期的反弹,他们依然比较谨慎,表示加仓还需等待更好的时机。
量化私募“逃出生天”
1月份非结构化的股票策略型私募产品中,逾95%出现亏损,14%甚至跑输大盘。值得关注的是,164只正收益产品中,量化型私募产品是主力军,达到22只。业绩排名前十的产品中,有7只是量化产品。其中招商和致量化对冲投资基金在1月份获得了24%的收益,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金域量化2期、高溪量化对冲1号、金域量化5期和金域量化1期,其收益均在17%-18%,还有艾亿新融步步赢量化、金域量化3期,收益也在13%以上。
据悉,招商和致量化基金为其机构部专户产品,规模较小,记者试图联系但对方不愿接受采访。多只产品进入前十的金域量化投资成立于2007年,其董事长欧阳先铭属券商背景,曾就职于君安证券。欧阳先铭介绍,其模型主要采取中期趋势策略,以流动性较好的指数ETF为标的,因此很少滑点。所谓“滑点”,即错过模型下单的交易价格。例如在1月暴跌中,大量个股即使跌停,想卖也卖不出去,成为瓮中之鳖。而据欧阳先铭介绍,在去年12月31日,其模型即提示卖空。
不同于市场中性策略,这类股票策略型的量化产品并不完全对冲系统风险。业内人士认为,他们仍然能够摆脱系统性风险,“速度快”是主要原因。格上理财研究员刘豫认为,主动管理型的私募更关注基本面或交易型机会,而较少进行择时,在急促的大跌中,减仓不及。然而量化产品往往有辅助模型判断趋势,且往往操作频率高,在短期市场判断上有优势。且量化产品即使不是完全对冲系统性风险,也往往开有空单,在急促大跌的市场中逃出的概率较大。
主动管理型私募对后市谨慎
部分主动管理型私募也提前减仓,亏损并不算大。数据显示,原嘉实明星基金经理刘天君创办的泰旸资产,在1月份的暴跌中由于减仓及时,仅亏损1%。神农投资管理的产品神农太极在1月份中也仅亏损1.27%,显示其早在暴跌前已经逃离。
最近一周,市场有所反弹,上证指数从2600点收复至2800多点,日成交额剧增至近6000亿元。然而,记者获悉,部分成功逃顶的主动管理型私募仍然非常谨慎,加仓举动不大。泰旸资产在近期的反弹中仍然没有加仓,目前仓位不足两成。其投资总监陈宇表示,目前A股整体估值并不便宜,近几日虽然成交量扩大,但不足考虑,“预计反弹力度有限,加仓还需等待时机。”他说。
上海知名私募朱雀投资人士也表示,近期并没有加仓。朱雀投资认为,市场在经历了1月的暴跌后,2月总体大概率将呈现震荡筑底的格局,不排除迎来超跌反弹的机会,但是空间可能很有限。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当下最重要的是调整心态,把握反弹的窗口,调整仓位和结构。此外,1月份信贷数据远超预期,或许意味着2月份将不会超预期。总之,市场的核心矛盾已由之前人民币汇率再次转向对各种政策和改革执行力度的信心,中长期再次向上需要政策以及改革的实质性推进来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