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家公司股东酝酿减持
原标题:30家公司股东酝酿减持
信息时报讯(记者 林志吟)减持限售令放开后,管理层启动了多种限制措施,目的是抑制大股东们的减持冲动。不过,大股东的套现需求依旧高涨。据记者统计,自1月9日减持新规启动以来,沪深两市有30家公司股东已抛出减持计划,其中大宗交易成为不少股东减持渠道。
大股东减持暗流涌动
减持新规发布后,A股公司股东们的减持是暗流涌动。仅在昨日,就有6家公司发布股东已减持消息。
阳普医疗在公告中表示,部分员工及代理商融资设立的资管计划——“华夏2号资管计划”1年锁定期于1月13日到期,“华夏2号资管计划”投资的“阳普医疗股票”已于1月14日至18日通过二级市场竞价方式全部卖出。截至1月18日,“华夏2号资管计划”已全部变现,共计1001.63万股,合计变现1.45亿元。
易联众则公告称,持股5%以上股东古培坚于1月19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共减持公司股份26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0%。
除了已减持的外,昨日还有两家公司预告股东要减持。其中一家是西部证券,公告称,持有公司股本10.73%的股东西部信托计划在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3个月内,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2795.5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不超过1%)。
近期公司股东的减持节奏也有加快趋势。据记者统计,自减持新规1月9日启动以来,沪深两市已有30家公司亮出了股东减持计划。在这些减持计划书中,股东“组团”拟减持的现象也频繁出现。如海欣食品在1月19日宣布,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滕用雄、滕用伟、滕用庄、滕用严、陈月娇(简称“滕氏家族”)因个人资金需求,计划在1月22日至12月31日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1.67%。
大宗交易减持成主流
对于目前最常规的三种减持方式——竞价交易、协议转让、大宗交易,前两种证监会或沪深两交易所均作出一定的限制。其中,证监会就规定,大股东3个月内集中竞价交易减持不得超1%。协议转让的,单个受让方受让比例不得低于5%。对于大宗交易方面,则没有作出限制。日前有市场传言称,大宗交易出现窗口指导,减持不得超过5%,但该传言未得到验证。
记者梳理近期的减持计划书发现,大部分公司股东减持都选择了大宗交易渠道。以中源协和为例,公司控股股东德源投资就在1月14日至1月15日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公司4.92%的股份。
近期市场一度担心,减持新规只限定竞价减持及部分限定协议转让,并不能有效遏制大股东减持,反而会加速大股东经由大宗交易通道快速减持,由此带来的局面就是股东的减持力度可能会超出预期。
对此,知名私募吴国平也提出了一些看法:“现在股东减持,可以理解,毕竟被限制了那么久,有减持冲动也是合理的。近期市场比较动荡,我觉得股东减持方面,应该还是会比较克制的,如果大规模减持的话,会进一步压制股价,这样对大家都没有利。”
“尽管近期有部分股东进行减持,但也有产业资本选择了增持。从数据上看,1月9日以来增持的公司家数达到了282家,远远大于减持家数,这说明大部分产业资本对上市公司前景看好,这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不过我们也看到,部分产业资本选择减持,而这些被减持的上市公司大多数估值相对较高,属于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公司较多。从这个角度看,随着当前市场估值中枢下移,一部分业绩较差、估值较高的中小盘个股,很可能会面临产业资本的减持,这个情况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东莞证券分析师潘绍昌表示。
个别股东减持冲击股价
市场最关注的是,股东减持会不会对股价造成冲击。如中文在线1月18日公告称,股东王秋虎,为改善生活,计划自公告之日起6个月减持数量不超过201.27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67%。粗略计算,王秋虎此次减持,可套现资金超过2亿元。为改善生活套现如此之多资金,引来了一些争议。在二级市场上,受这则减持消息影响,中文在线连续在1月18日、19日、20日、21日出现大跌,累计跌幅达到20.43%。
“从近期减持的对象看,公司高管、自然人减持的情况较多。从减持新规内容看,由于当前政策未对持股达到1%以上的自然人的减持行为有明确限制,预计这类发生减持的情况可能会有所上升。不过从当前情况来看,发生增持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较多,减持的比例较少,因此,当前产业资本减持的力度对市场冲击相对有限。”潘绍昌这样表示。
吴国平认为,股东减持冲击力度如何,要看市场情况。如果市场继续走熊的话,减持的影响比较大;相反,如果市场进一步反弹的话,减持的影响可能会被弱化。总体上看,目前市场上增持还是大于减持,预计减持对整体市场影响有限。
据同花顺数据统计,从1月9日以来,沪深两市重要股东累计减持了35.31亿元,而增持金额为73.91亿元。相比之下,重要股东仍净增持38.6亿元。
(责任编辑:蒋柠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