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出尽A股甩包袱待涨 三方面把握明年投资机会
深圳道林资产董事长黄道林认为创新是政府极力倡导的,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都是大牛股的温床,至于产业升级带来的巨大效应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明年 创业板 依然会有层出不穷的机会,但我们不应简单地将其看作创业板,而是应该理解为科技板。
本周美联储加息,市场企稳回升,量子通信等题材表现出众。私募人士认为,综合来看,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利多大于利空,A股有望抛开这个包袱展开跨年度行情。2016年创业板依然会有层出不穷的机会,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都是大牛股的温床。
中国证券报:美联储加息对A股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黄道林: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一方面来自心理层面。前期巿场对此的心理预期是负面的,以半年时间来消化“狼来了”的负面影响。现在狼真的来了,市场反而释然。靴子落地,利空演变成利好。另一方面的影响是资金层面,货币流向美元对中国经济是一重打击。但镜子的另一面是美国经济走好有利于全球经济,因此,综合来看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影响利多大于利空,A股有望抛开这个包袱展开跨年度行情。
赵琳楠:美联储加息对于大多数国家尤其是最大的新兴市场中国来说,充满着机遇与挑战。加息“靴子”落地,这个近期市场最大的利空已出,有利于市场风险偏好提升。进入加息周期会让资本回流美国,伴随着人民币适度贬值和出口的恢复性增长,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将出现分化。同时,中国 宏观经济压力加大,为应对其中的风险与冲击,中国经济改革会提速,货币可能进一步宽松,市场中的新兴成长板块将迎来更多机会。
中国证券报:A股11月底至今的调整,是否已调整到位?
黄道林:A股11月的调整应该告一段落,大家都知道11月的调整主要原因是重启新股发行以及刚落地的美联储加息,现在两只重量级的靴子都平稳着地,加上管理层的呵护,相信市场会健康向上。现在大家唯一担心的是1月8日的5%以上股东减持的事,如果市场信心恢复,相信该事件不构成利空,毕竟行情的发展趋势不是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所能左右,过去大牛如此,将来也如此。
赵琳楠:前次的低点2850点应该是底部。当前人民币的流动性充裕,为应对美联储加息引发的资金外流,央行可能再次降准,货币政策将更为宽松。因此,在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中国不会出现真正的熊市。但是要出现牛市,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和政策面均不支持。更多的可能是一个指数波动有限、个股行情层出不穷的牛皮市。
中国证券报:对明年A股的投资有哪些大方向的判断?逻辑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事件?
黄道林:明年A股的投资方向可从如下三个方面把握:一是改革,二是创新,三是产业升级。改革不用多说,有人用“改革牛”来形容未来的牛市,这有一定道理。创新是本届政府极力倡导的,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模式创新,都是大牛股的温床。至于产业升级带来的巨大效应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工业4.0等。这三个方向是明年投资的要点,但要注意的是改革有阻力,创新有陷阱,升级有失误,总之没有一帆风顺的股市。
赵琳楠:明年A股的投资应该把握住新经济、新动力这个大方向。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今后5年的年均经济增长目标已调至6.5%。又逢美联储加息,因此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进一步提速,新经济行业的发展将加快。
传统行业需要历劫才能重生,而一些新生的有活力的经济形式有可能脱颖而出。例如互联网+、医疗健康中的治愈和疗养两大系列,它们都具有刚性需求。
2016年还要注意人民币会否出现快速贬值,以及贬值发生后哪些行业明显受益,哪些行业会遭受沉重打击。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明年创业板的投资?
黄道林:明年是创业板悲喜难料的一年。自2013年来,创业板引领市场,大家习惯了创业板的赚钱效应,明年大家恐怕要习惯创业板大赚大亏的悲喜剧。看看创业板高达100多倍的市盈率,确实有些高处不胜寒。如果实现创业板直接退市机制,恐怕有些钟情于创业板赚钱效应却忽视风险的投资者会血本无归,就象今年那些只知道杠杆赚钱不知道杠杆可以让人血本无归的事例一样,所以2016年的创业板大家要谨慎再谨慎。
赵琳楠:明年创业板依然会有层出不穷的机会,但我们不应简单地将其看作创业板,而是应该理解为科技板。中国正处于向新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之下只有科技才能带领中国经济突围,真正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更有可能取得突破性发展。
中国证券报:看好哪些投资主题或行业?
黄道林:目前的投资主题可谓丰富多彩,例如虚拟现实、量子通信、石墨烯、高送转、中央一号文等,主题投资讲的是抓眼球,就象娱乐界的明星一样,粉丝多,人气旺,身价就高。过气的明星,不管曾经多红,都要价值回归。从目前热度变化来看,土地流转主题有可能成为近期明星。
赵琳楠:看好“互联网+”和医疗健康两个主题。
“互联网+”拥有不断拓展的应用空间,并且在加速向各领域渗透,依靠其在数据收集、共享、分析和推广方面的优势,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去年互联网经济对我国 GDP贡献率已达7%,在互联网不断创造新消费的情况下,该数据必将继续攀升。
医疗健康行业则是拥有刚性需求的强大支撑。在环境污染、人口老龄化、全面开放二胎、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背景下,这种刚性需求将保持稳定高速增长。
上述两个题材都是政府重点发展的领域。“互联网+”背靠网络强国战略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医疗健康则坐拥《中国制造2025》和《健康中国建设规划(2016-2020年)》两大规划,在“十三五”的第一年,他们都有望取得突破性发展。
(责任编辑:马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