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对中国文物的世纪搜寻:劫掠还是保护
在鸦片战争爆发至1949年新政建立的动荡年代,美国人来到中国寻找并获取了大量中国文物,而如今这些艺术品大多被安置在美国各大博物馆中。
在《中国收藏者:美国人对亚洲艺术的世纪寻宝》(The China Collectors: America's Century-Long Hunt for Asian Art Treasures)一书中,作者卡尔?梅耶(Karl E. Meyer)和莎朗?布莱赛克(Shareen Blair Brysac)详尽记述了这一过程,并探讨了这些“搜刮” 中国古物的行为到底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掠夺,还是在战火中为保存艺术品作出了贡献。
卡尔?梅耶和莎朗?布莱赛克所著的《中国收藏者:美国人对亚洲艺术的世纪寻宝》封面
20世纪初,中国进入封建体制体系崩塌后不久的乱世,正是在这个时期,西方的考古学家、收藏家以及投机的寻宝者开始向遥远的东方看去,对中国艺术品展开探索、挖掘、交易和收藏,一直持续到共产党建立新政权。
而当时的美国,在于19世纪末结束了门罗主义的“孤立”外交后,也开始加入到对世界的征服中。对东方艺术和宗教怀有强烈兴趣的美国人,不满足于从明治维新时期就同欧洲修好的日本收藏艺术品,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中国。
本书作者卡尔?梅耶(左)和莎朗?布莱赛克(右)
《纽约时报》前主笔卡尔?梅耶和拥有艺术史专业背景的纪录片制片人莎朗?布莱赛克合著的《中国收藏者:美国人对亚洲艺术的世纪寻宝》一书详尽记述了过去两个世纪中,美国人来到中国,寻找并获取雕塑、绘画、家具、瓷器等中国艺术品的经过,这些艺术品现在大多被安置在美国各大博物馆中,它们最终催生了中国古董市场在欧美的蓬勃发展。
现藏于哈佛艺术博物馆(Harvard Art Museums)的敦煌莫高窟壁画
绘制于元代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药师经变》,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两位作者的资深记者和艺术史研究背景保证了全书在讲述历史时的精彩与节奏,亦详尽呈现了大历史的变迁与收藏史的交织。20世纪上半叶这些来自美国的“中国收藏者”之所以能够从洞窟、宫殿和画商的密室内成功获取大量艺术品,同中国当时动荡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雍正云龙纹大盘,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中国收藏者》开篇即从圆明园劫难讲起,别有意味。这些美国人“搜刮”中国艺术品的行为是否构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掠夺,抑或他们实则在战火硝烟中为保存这批艺术品作出了贡献?时至今日,这依然是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而这一道德困局正是全书记叙的一条重要线索。
全书分为二十章,以时间为脉络,以人物和不同种类的古董为各章节主题。开篇几章讲述了波士顿的航海贸易探险家和以哈佛为中心的美国学者对中国的兴趣,他们步其他国家侵略者的后尘,前往中国展开探索。这之中的许多人受到了美国最早的博物馆学教育家、哈佛学者保罗?萨克斯(Paul J. Sachs)的开拓性训练,后来成为了美国各大博物馆的馆长或策展人。
美国最早的博物馆学教育家保罗?萨克斯于1944年在哈佛的福格博物馆(Fogg Museum)为严选的几名学员教授其著名的博物馆学课程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中国至此陷入长达近四十年的乱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乱世的前半段,清朝的覆灭至二战开始前,竟可以被看作美国收藏中国艺术的黄金年代。这一时期,也是一系列“中国收藏者”登场的时刻。这些家境优渥、学养深厚又富有冒险和探索精神的美国人,不仅要找到中国古物,还要千方百计地将其带出。关于这批人的评价在不同的历史评价语境中始终呈现两极的局面,在美国他们是艺术史学家、博物馆馆长、对中国艺术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而在中国则被评价为劫掠者、强盗。
哈佛学者兰登·华尔纳在中国
书中详尽描述的兰登·华尔纳(Langdon Warner),即是这样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中文媒介多将其描绘为盗取、破坏敦煌壁画的文物强盗,然而实际上,他不仅出身显赫,更是一名有着深厚学养的哈佛艺术史学者,在1909年即对中国龙门石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23年,华尔纳终于在一批美国博物馆赞助人的支持下得以抵达中国,此行的目的本是要“拯救”龙门石窟中的石像,使其免毁于战祸。然而,由于时局的混乱,一行人未能顺利去到龙门,华尔纳在中途只身转去敦煌。
1924年1月,华尔纳雇佣当地的农民从敦煌石窟内凿下的佛像
在敦煌,华尔纳雇佣当地人将品相完好的佛像开凿运走;他自己则用浸润了胶水的布匹覆盖在壁画上揭取了一批图像,很多壁画都被损毁了。如果仅从这样的叙述看,被斯皮尔伯格在《夺宝奇兵》中作为印第安纳·琼斯的原型、并推动和参与建立哈佛燕京学社的华尔纳简直就是个强盗。
但作者在记叙时,通过研究他和同伴的日记和相关文献,呈现了旅途的艰险波折:来自地方武装及强盗的阻挠、路线的变换、天气的莫测……驱使华尔纳一行人无所畏惧地探索下去的并非仅仅是劫掠的欲望,更多的则是对文化的热爱。实际上,华尔纳所采取的揭取壁画的方法是当时那个时代西方人分离壁画最好的方法,但由于洞窟异常寒冷,整道工序无法完成,故造成了壁画的损毁。
华尔纳在报告中写道:“我花了五个白天将这尊佛像凿下,五个夜里尽是惋惜和绝望。”然而他也自我安慰道:“如果说我们会因购买这些残片而遭到谴责,那么之后我们在修复和重组它们时所付出的努力必将让人禁声,在(当时的)中国,没有人可能为这些文物做这么多。”
文物交易商卢芹斋
而除了关注美国人,本书对那些同中国文物流入美国历史有着紧密关系的中国人也有所记叙。如20世纪初最主要的龙门石窟文物交易商卢芹斋,这位在中文语境中被评价为助使本国文化遗产流失海外的“卖国贼”般的人物,曾在抗战时期积极帮助过留学海外的陈梦家完成《中国海外铜器图录》的编撰。
卢芹斋曾坦诚地写道,其一生的事业就是将中国文物贩售给西方人,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不道德的,然而如果这些历史文化瑰宝能在西方人那里获得更好的照料,免于战祸和政治动乱,也是好的归宿。
原属龙门石窟的《孝文帝礼佛图》,现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尽管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但却将这些“中国收藏者”在那个特殊历史情境下的道德矛盾和选择的焦灼坦诚、客观地展现了出来,也揭示了这些人的个体命运在那个大时代下的无力。尽管本书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学术著作,但在史料的考证和处理上,却具备了学术的严谨性及深入度,其雅致的写作风格与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也使得本书成为一本历史和收藏爱好者及专业学者皆能从中获益的著作。
相关链接(中国经济网玉石频道):http://finance.ce.cn/jade/
(责任编辑: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