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期货 > 期货滚动报道  > 正文
中经搜索

生猪期货能熨平"猪周期"吗

2020年12月20日 07:13    来源: 经济日报    

  2021年1月8日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

  生猪期货能熨平“猪周期”吗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频繁大起大落。由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往往盲目扩产或者减产。

  对于我国生猪养殖业,生猪期货有助于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定价机制,具有套期保值、降低经营风险、稳定生产收益、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生产供给的重要意义。

  12月1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生猪期货将于2021年1月8日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我国首个以活体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品种。

  我国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以及猪肉消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消费者对猪肉价格变动非常敏感,毫不夸张地说,生猪价格关系国计民生。也正因如此,生猪期货酝酿了20年。

  从产业规模看,猪肉是我国第一大消费肉类。生猪在国内的市场地位,可对标美国活牛。专家表示,2019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活牛期货和期权合约名义交易量为当年牛肉消费量的15.5倍。按此乘数计算,我国生猪期货名义交易量预期可达6.9亿吨。如果以30元/公斤价格计算,生猪期货名义交易额可达20万亿元。比较而言,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两年累计交易金额近30万亿元。

  专家表示,生猪期货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业提供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工具,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频繁大起大落。由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往往盲目扩产或者减产。尤其是近几年,各大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制定计划加速扩大产能,但苦于没有避险工具,一旦价格进入下跌周期,将面临巨大风险。

  同时,生猪价格波动也会影响消费者对猪肉的正常消费需求,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推涨作用。

  从国外来看,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曾经推出生猪期货。美国70%标准化生产的生猪质量能达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割标准。由于参与套保的主体能获得更高资信评级,有助于企业获得信贷,吸引了更多生猪产业经营者进入期货市场参与套保。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规模企业已成为市场主导,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不过,随着美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活猪期货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将活猪期货改为对标瘦肉型猪胴体的瘦肉猪期货,并将实物交割改为现金结算。

  借鉴国外市场经验,中国生猪产业要做大做强,除了要有产业政策扶持,金融市场支持也必不可少。生猪期货对养殖企业平抑风险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牧原股份等生猪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生猪期货的意愿和积极性较高。

  那么,生猪期货将如何发挥作用?

  首先,生猪期货参与群体多元、开放,包含了生猪养殖企业、屠宰企业和贸易商。更充分的信息交流能够为产业提供公允透明的远期价格,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生猪现货价格提供市场预期。养殖企业可以此为参考,调整养殖规模,避免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有助于解决“猪周期”难题。

  其次,生猪期货将为生猪产业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可以根据出栏计划,在期货市场提前卖出锁定销售利润,稳定养殖经营活动,解决规模企业快速扩张的后顾之忧,推动行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此外,生猪期货将与上游豆粕、玉米等品种形成饲料养殖产业链条。投资者可以通过玉米、豆粕及生猪期货交易,锁定养殖利润。同时,通过3个品种间的套利交易,期货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对于我国生猪养殖业而言,生猪期货有助于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定价机制,具有套期保值、降低经营风险、稳定生产收益、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生产供给的重要意义。

  然而,大商所生猪期货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大。

  比较明显的问题是,生猪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尽合理。在生猪产业链条中,生猪养殖者和消费者承担着经营风险和价格波动压力,而销售商、饲料供应商、加工企业等风险相对低很多,却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利润。如何保证生猪产业链利润分配更为合理,是相关期货产品及其交易机制设计需要应对的挑战之一。

  此外,生猪属于活体,其交割体系需要有所创新。同时,新品种上市初期,市场也需要有一个消化、认识、再使用的过程。

(责任编辑:田云绯)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生猪期货能熨平"猪周期"吗

2020-12-20 07:1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2021年1月8日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

  生猪期货能熨平“猪周期”吗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频繁大起大落。由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往往盲目扩产或者减产。

  对于我国生猪养殖业,生猪期货有助于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定价机制,具有套期保值、降低经营风险、稳定生产收益、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生产供给的重要意义。

  12月11日,中国证监会宣布生猪期货将于2021年1月8日起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我国首个以活体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品种。

  我国生猪出栏量、猪肉产量以及猪肉消费量均位居世界首位,消费者对猪肉价格变动非常敏感,毫不夸张地说,生猪价格关系国计民生。也正因如此,生猪期货酝酿了20年。

  从产业规模看,猪肉是我国第一大消费肉类。生猪在国内的市场地位,可对标美国活牛。专家表示,2019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活牛期货和期权合约名义交易量为当年牛肉消费量的15.5倍。按此乘数计算,我国生猪期货名义交易量预期可达6.9亿吨。如果以30元/公斤价格计算,生猪期货名义交易额可达20万亿元。比较而言,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两年累计交易金额近30万亿元。

  专家表示,生猪期货上市将为我国生猪养殖业提供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工具,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频繁大起大落。由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往往盲目扩产或者减产。尤其是近几年,各大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制定计划加速扩大产能,但苦于没有避险工具,一旦价格进入下跌周期,将面临巨大风险。

  同时,生猪价格波动也会影响消费者对猪肉的正常消费需求,猪肉价格上涨对CPI具有明显推涨作用。

  从国外来看,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曾经推出生猪期货。美国70%标准化生产的生猪质量能达到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交割标准。由于参与套保的主体能获得更高资信评级,有助于企业获得信贷,吸引了更多生猪产业经营者进入期货市场参与套保。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规模企业已成为市场主导,产品标准化程度高。不过,随着美国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活猪期货不再适应市场需求,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将活猪期货改为对标瘦肉型猪胴体的瘦肉猪期货,并将实物交割改为现金结算。

  借鉴国外市场经验,中国生猪产业要做大做强,除了要有产业政策扶持,金融市场支持也必不可少。生猪期货对养殖企业平抑风险起到重要作用,因此,牧原股份等生猪行业龙头企业参与生猪期货的意愿和积极性较高。

  那么,生猪期货将如何发挥作用?

  首先,生猪期货参与群体多元、开放,包含了生猪养殖企业、屠宰企业和贸易商。更充分的信息交流能够为产业提供公允透明的远期价格,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生猪现货价格提供市场预期。养殖企业可以此为参考,调整养殖规模,避免价格周期性剧烈波动,有助于解决“猪周期”难题。

  其次,生猪期货将为生猪产业提供有效的套期保值风险管理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可以根据出栏计划,在期货市场提前卖出锁定销售利润,稳定养殖经营活动,解决规模企业快速扩张的后顾之忧,推动行业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此外,生猪期货将与上游豆粕、玉米等品种形成饲料养殖产业链条。投资者可以通过玉米、豆粕及生猪期货交易,锁定养殖利润。同时,通过3个品种间的套利交易,期货市场价格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可以说,对于我国生猪养殖业而言,生猪期货有助于形成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定价机制,具有套期保值、降低经营风险、稳定生产收益、规范市场秩序、稳定生产供给的重要意义。

  然而,大商所生猪期货面临的挑战也非常大。

  比较明显的问题是,生猪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尽合理。在生猪产业链条中,生猪养殖者和消费者承担着经营风险和价格波动压力,而销售商、饲料供应商、加工企业等风险相对低很多,却占据着相当一部分利润。如何保证生猪产业链利润分配更为合理,是相关期货产品及其交易机制设计需要应对的挑战之一。

  此外,生猪属于活体,其交割体系需要有所创新。同时,新品种上市初期,市场也需要有一个消化、认识、再使用的过程。

(责任编辑:田云绯)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