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中国“黑卡族”遭遇小尴尬 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2013年09月24日 09:38    来源: 新华网    

  “在我发展客户的过程中,曾与一位家族财富异常丰厚的富二代接触,对方向我出示了所持的一张信用卡,我从事银行业务多年,却完全没有认出这张卡片。”

  回忆起这事,深圳一家国有银行的资深理财经理还是觉得有点尴尬。“后来,直到被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张瑞士银行发行的黑金卡。”

  尽管财富金字塔的“塔尖”有限,但支撑中国“黑卡族”的塔基却在迅猛增长。

  2013年5月,招行联合贝恩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私人银行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8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14%;可投资资产1千万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70万,人均持有资产约3100万元,共持有可投资产22万亿元。

  报告预测,2013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84万人,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27万亿人民币。

  这组成了未来新一批黑卡持有人的庞大土壤,国际大行对此早已虎视眈眈。

  上述理财经理感叹,国外私人银行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尤其是一些知名的银行,其黑卡的含金量也更高、提供的服务也更为精细。相较之下,“国内银行界在私人银行、高端财富管理领域的发力只有短短数年时间,差距非常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有条件的国内客户很多会选择全球资产布局,在瑞士等地开立账户,获得黑卡。

  但这批最早的黑卡族,也遭遇过不大不小的尴尬。

  “由于这种国际信用卡只切入VISA或者万事达的线路,因而在受理环境上并不便利。”

  一家银行高层人士说,近年随着银联业务飞速发展,国内商户大多具备了银联的POS机,但一些小型商户对于不具备银联的信用卡无法受理,这使得其支付范围大大缩小,原本作为身份象征的高端黑卡,却出现无人识别甚至不愿受理的局面。

  硬件的问题总可以解决,其实更尴尬的点还是落在服务上。

  在欧美,以信用卡为载体的顶级客户服务架构已分层,并铺设了高端消费和服务的收单体系。

  比如,美国运通银行与世界顶级酒店、度假村、航空公司、餐厅、私人会所、高尔夫俱乐部及协议商家有深厚合作关系。黑卡不仅能覆盖低端的超市、健康美容店、加油站等生活日常服务,及娱乐、航空、旅游等增值需求,在顶级客户定制服务上也已成体系,包括预定或购买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

  中国顶级私人银行客户服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模仿了欧美顶级服务的奢华外表,却还没学到其古典的内质,更忽略了本土客户务实的需求。”上述人士分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向婷)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中国“黑卡族”遭遇小尴尬 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

2013-09-24 09:38 来源:新华网

  “在我发展客户的过程中,曾与一位家族财富异常丰厚的富二代接触,对方向我出示了所持的一张信用卡,我从事银行业务多年,却完全没有认出这张卡片。”

  回忆起这事,深圳一家国有银行的资深理财经理还是觉得有点尴尬。“后来,直到被介绍才恍然大悟,原来是一张瑞士银行发行的黑金卡。”

  尽管财富金字塔的“塔尖”有限,但支撑中国“黑卡族”的塔基却在迅猛增长。

  2013年5月,招行联合贝恩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3年私人银行财富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个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达到80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14%;可投资资产1千万以上的高净值人士数量超过70万,人均持有资产约3100万元,共持有可投资产22万亿元。

  报告预测,2013年底,中国高净值人群数量将达84万人,高净值人群持有的可投资资产规模将达27万亿人民币。

  这组成了未来新一批黑卡持有人的庞大土壤,国际大行对此早已虎视眈眈。

  上述理财经理感叹,国外私人银行业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尤其是一些知名的银行,其黑卡的含金量也更高、提供的服务也更为精细。相较之下,“国内银行界在私人银行、高端财富管理领域的发力只有短短数年时间,差距非常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有条件的国内客户很多会选择全球资产布局,在瑞士等地开立账户,获得黑卡。

  但这批最早的黑卡族,也遭遇过不大不小的尴尬。

  “由于这种国际信用卡只切入VISA或者万事达的线路,因而在受理环境上并不便利。”

  一家银行高层人士说,近年随着银联业务飞速发展,国内商户大多具备了银联的POS机,但一些小型商户对于不具备银联的信用卡无法受理,这使得其支付范围大大缩小,原本作为身份象征的高端黑卡,却出现无人识别甚至不愿受理的局面。

  硬件的问题总可以解决,其实更尴尬的点还是落在服务上。

  在欧美,以信用卡为载体的顶级客户服务架构已分层,并铺设了高端消费和服务的收单体系。

  比如,美国运通银行与世界顶级酒店、度假村、航空公司、餐厅、私人会所、高尔夫俱乐部及协议商家有深厚合作关系。黑卡不仅能覆盖低端的超市、健康美容店、加油站等生活日常服务,及娱乐、航空、旅游等增值需求,在顶级客户定制服务上也已成体系,包括预定或购买豪华游艇、私人飞机等。

  中国顶级私人银行客户服务,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模仿了欧美顶级服务的奢华外表,却还没学到其古典的内质,更忽略了本土客户务实的需求。”上述人士分析。(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向婷)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