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财经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华泰数百员工保障房福利房两头占 住建局空喊退房

2013年07月09日 07:18    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实习记者 叶燕婷 发自深圳

  《每日经济新闻》上月报道了深圳华泰企业公司67户福利房住户现身深圳安居房名单后,近日,记者收到华泰前员工凌先生 (化名)爆料称,在深圳前两批尘埃落定的保障房项目中,已有超过两百位华泰福利房住户成功申请到深圳市经适房,但无一退回公司福利房。

  如果上述说法属实,那么华泰员工占两套政策房的数量将进一步扩大。记者向深圳市住建局寻求公示名单,但截至发稿前,并未获得。

  此外,记者了解到,2010年,就有媒体曝光过华泰员工住着小区福利房申请保障房的消息。当时深圳市住建局表示,凡是申请成功的华泰员工,必须退掉华泰小区福利房。对于清理情况,住建局媒体负责人吴长松表示,进一步情况还需向相关部门询问。

  228位福利房住户成功申请经适房/

   深圳住建局网站上的《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公示二榜合格的申请家庭 (含单身居民)(共5521户)》(以下简称《第二次保障房终审名单》)显示的桃源村三期和松坪山等经济适用房项目申请者的终审合格名单中,已没有申请人的居住地址、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上述凌先生向记者证实,之前从相同网页下载的同一文件名申请表中,所有信息均详细罗列,“住建局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把地址和工作单位删了,经得起查,何必删除?”

  几番周折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终于获得未删去申请人居住地址信息的原表格,发现仅在《第二批保障房终审名单》中,“居住地地址”一栏中在华泰小区的住户为90户共228人,数量上已超过此次安居房申请者中的华泰员工(67户,171人)。

  凌先生对记者表示,在益田村、桃源村以及松坪山等深圳保障房项目中,均有华泰职工申请,申请成功后“没有听说有一个退房的”,大多都是单位里留着一套,市里保障房还要拿一套,两头占。

  “在《第二次保障房终审名单》中,很多住单身公寓的华泰申请人,他们确实有住房困难,但申请到保障房后,为何不退单位的房子?”凌先生更指出,在深圳第一批保障房申请中,不乏华泰公司中层以上的领导。“那时候分益田村经适房,完全没有退房的消息,还等着单位房改后拿红本。”

  如果上述说法属实,那么华泰员工占两套政策房的数量将进一步扩大。但由于深圳第一批安居房并未在网站上申请,无从得知益田村、桃源村一、二期等更早期的经适房申请人情况。记者向深圳市住建局索要公示名单,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无一户退房 互相观望/

   那么,已经申请到保障房的华泰职工到底有没有退掉企业福利房?为进一步核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第二次保障房终审名单》中随机抽取了位于香蜜湖的华泰小区中15户申请家庭进行实地调查,这批申请者在华泰小区里的房产涵盖了两室、三室和单身公寓。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凡是有人在家的房屋,经房屋现在住户确认得知,户主均为原申请人,而原户主也确实买下了桃源村三期或松坪山经适房项目,大多都已搬过去,但华泰小区房源始终没有退给公司。

  在调查的15套房源中,其中5户为亲戚朋友借住、1户为出租、1户出于个人原因仍居住在华泰,暂时将政府经适房空置。

  除此之外,有居住迹象但暂不在家的2户、长期空置的3户、有地址错误的2户、另有1户由于申请所得面积过小而放弃市里的经济适用房,目前仍住在单位单身公寓中,但已申请今年的安居房。该住户为华泰职工,他表示,住着保障房仍不退回华泰的福利房,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已是所有申请保障房的华泰职工中“公开的秘密”。“但是在这种老国企里面,大家都是熟人,谁都不会去举报。”

  另有申请了保障房的华泰员工向记者表示,华泰保障房申请人中,当时第二批保障房申请人盯着第一批,现在的安居房申请人盯着前面两批,大家互相观望。“除非政府能够一条线捋清,这三批一视同仁,把所有的申请保障房的华泰职工都清理出来,一起公示,要退大家一起退,这样大家都心服口服。现在的问题是,你只清退一批人,甚至只有几家人,谁服气?”

  住建局至今未清理/

   资料显示,1981年,华泰整建制调入深圳,参加特区建设,先后承建了深圳多个商品住宅、工业生产基地及市政道路和高速公路,累计完成建筑生产总产值37亿元。

  深圳华泰企业公司虽为央企,旗下职工的命运却大不同,从1998年开始,公司响应重要号召,力推人事制度改革,至今已累剥离富余人员1600多人。不少华泰老员工至今仍住在条件简陋的职工单身公寓里,甚至有员工在外租住农民房。在记者调查过程中,不少华泰员工表示支持住建局调查,“请求(住建局)查清楚。”

  早在2010年,华泰员工住小区福利房申请保障房的消息就被曝光。当时深圳市住建局表示,凡是申请成功的员工,须退掉小区福利房。

  有华泰员工向记者表示,“如果真要系统地清退,我非常支持……但住建局实际上是没有这个政策的,没有任何书面约定,也没有任何清查工作,住建局在这件事情上是没有作为的。”

  住建局公开表态后,确实没有清退公司福利房的公开举动。华泰公司也向记者表示,公司并没有收到有关部门任何反馈,截至目前,也没有员工因申请到保障房而退出福利房的实例。

  昨日,记者就此向深圳市住建局发去采访函询问是否已开展相关清退工作,住建局媒体负责人吴长松表示,进一步情况还需向相关部门询问。截至发稿,仍未回复。

(责任编辑:蒋诗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华泰数百员工保障房福利房两头占 住建局空喊退房

2013-07-09 07:1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实习记者 叶燕婷 发自深圳

  《每日经济新闻》上月报道了深圳华泰企业公司67户福利房住户现身深圳安居房名单后,近日,记者收到华泰前员工凌先生 (化名)爆料称,在深圳前两批尘埃落定的保障房项目中,已有超过两百位华泰福利房住户成功申请到深圳市经适房,但无一退回公司福利房。

  如果上述说法属实,那么华泰员工占两套政策房的数量将进一步扩大。记者向深圳市住建局寻求公示名单,但截至发稿前,并未获得。

  此外,记者了解到,2010年,就有媒体曝光过华泰员工住着小区福利房申请保障房的消息。当时深圳市住建局表示,凡是申请成功的华泰员工,必须退掉华泰小区福利房。对于清理情况,住建局媒体负责人吴长松表示,进一步情况还需向相关部门询问。

  228位福利房住户成功申请经适房/

   深圳住建局网站上的《第二次保障性住房终审公示二榜合格的申请家庭 (含单身居民)(共5521户)》(以下简称《第二次保障房终审名单》)显示的桃源村三期和松坪山等经济适用房项目申请者的终审合格名单中,已没有申请人的居住地址、工作单位等基本信息。上述凌先生向记者证实,之前从相同网页下载的同一文件名申请表中,所有信息均详细罗列,“住建局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把地址和工作单位删了,经得起查,何必删除?”

  几番周折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终于获得未删去申请人居住地址信息的原表格,发现仅在《第二批保障房终审名单》中,“居住地地址”一栏中在华泰小区的住户为90户共228人,数量上已超过此次安居房申请者中的华泰员工(67户,171人)。

  凌先生对记者表示,在益田村、桃源村以及松坪山等深圳保障房项目中,均有华泰职工申请,申请成功后“没有听说有一个退房的”,大多都是单位里留着一套,市里保障房还要拿一套,两头占。

  “在《第二次保障房终审名单》中,很多住单身公寓的华泰申请人,他们确实有住房困难,但申请到保障房后,为何不退单位的房子?”凌先生更指出,在深圳第一批保障房申请中,不乏华泰公司中层以上的领导。“那时候分益田村经适房,完全没有退房的消息,还等着单位房改后拿红本。”

  如果上述说法属实,那么华泰员工占两套政策房的数量将进一步扩大。但由于深圳第一批安居房并未在网站上申请,无从得知益田村、桃源村一、二期等更早期的经适房申请人情况。记者向深圳市住建局索要公示名单,截至发稿未获得回复。

  无一户退房 互相观望/

   那么,已经申请到保障房的华泰职工到底有没有退掉企业福利房?为进一步核实,《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第二次保障房终审名单》中随机抽取了位于香蜜湖的华泰小区中15户申请家庭进行实地调查,这批申请者在华泰小区里的房产涵盖了两室、三室和单身公寓。

  调查结果显示,其中凡是有人在家的房屋,经房屋现在住户确认得知,户主均为原申请人,而原户主也确实买下了桃源村三期或松坪山经适房项目,大多都已搬过去,但华泰小区房源始终没有退给公司。

  在调查的15套房源中,其中5户为亲戚朋友借住、1户为出租、1户出于个人原因仍居住在华泰,暂时将政府经适房空置。

  除此之外,有居住迹象但暂不在家的2户、长期空置的3户、有地址错误的2户、另有1户由于申请所得面积过小而放弃市里的经济适用房,目前仍住在单位单身公寓中,但已申请今年的安居房。该住户为华泰职工,他表示,住着保障房仍不退回华泰的福利房,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已是所有申请保障房的华泰职工中“公开的秘密”。“但是在这种老国企里面,大家都是熟人,谁都不会去举报。”

  另有申请了保障房的华泰员工向记者表示,华泰保障房申请人中,当时第二批保障房申请人盯着第一批,现在的安居房申请人盯着前面两批,大家互相观望。“除非政府能够一条线捋清,这三批一视同仁,把所有的申请保障房的华泰职工都清理出来,一起公示,要退大家一起退,这样大家都心服口服。现在的问题是,你只清退一批人,甚至只有几家人,谁服气?”

  住建局至今未清理/

   资料显示,1981年,华泰整建制调入深圳,参加特区建设,先后承建了深圳多个商品住宅、工业生产基地及市政道路和高速公路,累计完成建筑生产总产值37亿元。

  深圳华泰企业公司虽为央企,旗下职工的命运却大不同,从1998年开始,公司响应重要号召,力推人事制度改革,至今已累剥离富余人员1600多人。不少华泰老员工至今仍住在条件简陋的职工单身公寓里,甚至有员工在外租住农民房。在记者调查过程中,不少华泰员工表示支持住建局调查,“请求(住建局)查清楚。”

  早在2010年,华泰员工住小区福利房申请保障房的消息就被曝光。当时深圳市住建局表示,凡是申请成功的员工,须退掉小区福利房。

  有华泰员工向记者表示,“如果真要系统地清退,我非常支持……但住建局实际上是没有这个政策的,没有任何书面约定,也没有任何清查工作,住建局在这件事情上是没有作为的。”

  住建局公开表态后,确实没有清退公司福利房的公开举动。华泰公司也向记者表示,公司并没有收到有关部门任何反馈,截至目前,也没有员工因申请到保障房而退出福利房的实例。

  昨日,记者就此向深圳市住建局发去采访函询问是否已开展相关清退工作,住建局媒体负责人吴长松表示,进一步情况还需向相关部门询问。截至发稿,仍未回复。

(责任编辑:蒋诗舟)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