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暴力劝酒”事件最新进展:厦门国际银行迅速回应并严肃处理责任人,受害员工表示认可
昨天,一则厦门国际银行新进员工在饭局上被领导暴力劝酒的新闻金融圈里迅速发酵,并由此引发社会各界对于“酒桌文化”的热议。作为涉事双方所在公司,厦门国际银行在事发后迅速做出回应,今天凌晨,厦门国际银行在公开道歉信中表示,事件发生后,银行第一时间启动调查程序,经调查,确实存在领导酒后失态而对员工杨某做出言语及行为失当等举动,对此深表歉意。依据总行的相关规定,决定对涉事领导董某给予严重警告处分,并扣罚两个季度绩效工资;同时对支行负责人罗某给予警告处分,扣罚一个季度绩效工资。
全文如下:
针对我行中关村支行员工杨某反映的,其在8月20日晚间内部聚餐时受到该支行领导及个别同事醉酒后劝酒等事件,我行第一时间启动了内部全面调查程序,调查结果如下:
经核实,员工杨某反映的中关村支行营业部某领导及该支行个别员工在私下非公款聚餐中,确系存在因酒后失态而对杨某做出言语及行为失当等举动,上述行为确实对其本人造成了影响和伤害,对此我们深表歉意。事件发生后,我行当天即派人力资源部同事对杨某进行沟通了解,同时第一时间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停职接受调查处罚。根据总行颁发的《员工职业道德及行为守则》第四条及《境内机构违规及失职行为处理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做出如下处理:对该领导董某给予严重警告处分,扣罚二个季度绩效工资;对支行负责人罗某给予警告处分,扣罚一个季度绩效工资。
人才是我行发展的基石,我们将全力做好该事件的后续妥善合理解决,坚决维护员工合法权益。
该事件反映出我行个别员工对八小时以外行为规范执行不到位,我行将在全行范围内开展员工行为规范警示教育,持续加强员工管理,坚决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而同样就在昨晚,受害员工杨某发布了关于“劝酒事件”的一则后续说明,杨某表示,事发当天,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人力资源部同事便与其取得联系并询问事情经过,此后,人力资源部管理层也和其进行当面交流,对此表示歉意并积极跟进事件进展,同时对杨某表示将严肃处理当事人并妥善安排杨某的工作。
从杨某的表述来看,其对公司的处理结果表示认可和满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及时改正。不难看出,厦门国际银行本着积极沟通,解决问题的态度,在事发后第一时间做出回应并迅速处理当事人的一系列行动,成为了取得受害者认可和谅解的关键。而此次厦门国际银行的做法也是对广大企业的提醒:对于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用人单位应本着培养呵护的态度,保护新员工不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而对于类似的职场欺凌应做到零容忍并从严处置。
此外,90后和00后正在成为职场主力,所谓的“酒桌文化”,“无酒不成席”等风俗早已不再是所有人喜欢的交流方式。勉强他人只会遭到厌恶,相互尊重才能和谐共事。
(责任编辑:华青剑)
延伸阅读
|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