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无卡支付须防个人信息泄露

2019年01月18日 07:01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陈果静

  □ 手机一旦丢失,必须立即将手机停机,如果支付账户内有资金,要先挂失支付账户

  □ 消费者还可以考虑使用有配套资金保险的支付渠道,或考虑购买“账户安全险”等相关保险

  银行卡明明在自己手中却被盗刷,难道是银行卡有安全漏洞?无卡支付究竟怎么做才能保障安全?

  近日,有媒体报道,沈阳一位女士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了217笔,半小时内就被刷走了8000多元,而且这两百多笔都是在千里之外的四川进行的无卡消费。

  通常来说,“无卡支付”是将银行卡信息及其他个人信息绑定至网络支付账户或支付平台,从而在开通网络支付或面对面支付过程中免于出示实体银行卡的一种交易方式。比如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支付宝、微信付款等,都属于无卡支付。

  那么,无卡支付为何会被盗刷?银联风险安全专家告诉记者,经初步调查,上述事件疑似银行卡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持卡人的银行卡信息开通网络支付后盗转用户资金。在银联监测发现后,已于第一时间联动涉案商户所属的收单机构对资金采取冻结措施,将在调查结束后根据相关流程处理。

  随着无卡支付的普及和使用频率的上升,业内专家建议,消费者在使用无卡支付时,应提高风险意识。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案件屡有发生,不少不法分子通过手机木马,将消费者手机中的支付账号、密码、身份证信息、联系人信息、照片等隐私信息窃取,甚至直接截获短信验证码盗刷手机用户银行卡。

  保障无卡支付的安全,第一件事就是保证手机的“清洁”,消费者须尽量通过官方渠道购买手机,减少手机被事先植入病毒的风险。如果发现手机异常,应立即到官方手机售后维修部门,请专业人员重装系统、根除病毒。在手机已成为“钱包”的情况下,手机一旦丢失,必须立即将手机停机,如果支付账户内有资金,要先挂失支付账户,必要时还可以直接冻结或挂失银行卡,确保资金不被盗。

  在日常用卡时要提高防范意识,还须养成这些良好习惯:保护好银行卡密码、支付密码等信息,在公共场所输入支付密码时应注意遮挡;禁点不明链接网站,避免被窃取个人信息;在支付时,避免使用公共场所免费WiFi,这些免费WiFi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窃取个人信息;定制短信提醒、动账提醒以便及时发现账户变动,让风险最小化;经常修改密码。同时,消费者还可以考虑使用有配套资金保险的支付渠道,或考虑购买“账户安全险”等相关保险,发生损失后可以得到一定补偿。

  业内专家建议,如果持卡人发现有伪卡交易和账户盗用等非本人授权交易时,要及时采取妥善防护措施,第一时间联系发卡机构,冻结、挂失银行卡,避免再次被盗刷。

(责任编辑:蒋柠潞)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