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盛新材业绩增速正负交替波动 缩减10%募集资金转创业板IPO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两年前主板IPO未成,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锦盛新材”)缩减募资金额,向创业板发起冲击。
与前次不同,此次锦盛新材取消了原计划投资2522万的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项目,并将募资总额由3.28亿元缩减至2.93亿元,缩减比例为10.7%。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主打海外市场的锦盛新材近年来盈利能力呈较大波动,或将成为其IPO最大的绊脚石。其中,2015年至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5%,132.94%、-18.65%、24.82%,增速呈增长下降交替趋势。
同时,报告期内,锦盛新材海外销售收入占比均在六成之上,公司外销主要采用美元结算,汇率变动对公司以外币结算的销售业务存在一定的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锦盛新材还面临着供应商及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各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均在50%左右,对于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也都超过了40%。
业绩增速呈增长下降交替波动
锦盛新材主要从事化妆品塑料包装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从股权结构上来看,截至目前,阮荣涛与高丽君夫妇直接持有锦盛新材30.82%股权,同时通过锦盛投资间接控制公司7%的股权,二人合计控制公司46.82%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同时,阮荣涛夫妇的一致行动人阮晋健、阮岑泓、阮荣根各自持有公司3%股份。
此外,锦盛新材2016年引入的投资者上海立溢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上海科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持有公司25%、7.84%股份,为公司第二、四大股东,自然人洪煜持股比例为8.29%,为公司第三大股东。
综合两版招股书,2014年至2018年,锦盛新材分别实现营收2.35亿、2.58亿、2.89亿、3亿、3.6亿,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2473.36万、2262.42万、5269.98万、4287.29万、5351.31万,期间整体增速分别为53.7%、116.36%。
虽然业绩保持向上增长,但锦盛新材近几年业绩增速并不稳定。其中,2015年至2018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8.5%,132.94%、-18.65%、24.82%。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1亿、3206.24万,占去年全年的比例分别为47.54%、59.92%。
此外,从锦盛新材的产品结构上来看,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主要产品膏霜瓶和乳液瓶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0.67%、90.23%、89.55%、91.8%,产品结构较为单一。
而从其获利能力上来看,2014年至2019年上半年,锦盛新材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1.28%、30.68%、36.07%、33.37%、32.39%、37.54%,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与此同时,各报告期内,锦盛新材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4678.77万、3506.79万、5352.29万(新版招股书为5504.67万)、6499.89万、4956.65万、4053.26万,波动较为明显。
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六成
外销收入占比较高情况下,汇率变动等也是影响锦盛新材业绩的重要因素。据招股书披露,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锦盛新材外销收入分别为1.81亿、1.75亿、2.03亿、1.09亿,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46%、58.45%、56.62%、64.25%。公司外销主要采用美元进行结算,汇率的变动对公司以外币结算的销售业务存在一定的影响。
其中,2016年度和2018年度美元呈升值趋势,以美元结算的销售产生较大的汇兑收益;2017年度人民币升值,导致当年度发生较大金额的汇兑损失。2019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先跌后涨的趋势,汇兑损失金额较小。
受此影响,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锦盛新材汇兑损益分别为-273.64万元、279.18万元、-141.63万元、7.59万元,占当期公司财务费用的比例分别为1059.88%、78.32%、154.13%、-35.16%。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除了投资收益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使得营业毛利下降之外,2017年汇兑损失增加也是造成公司当期增收不增利的主要原因。
此外,锦盛新材主要客户不乏海外知名化妆品公司。各报告期内,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分别为1.59亿、1.49亿、1.73亿、0.91亿,占比分别为55.01%、49.58%、47.99%、53.22%。其中,雅诗兰黛、APR PACKAGING INC 、APC PACKAGING LLC等海外化妆品或化妆品包装公司均为锦盛新材主要客户。
公司表示,由于知名的终端化妆品品牌制造商相对集中,且均有较为严格的供应商认定体系,公司在通过客户的供应商资质认定后,双方的交易量会逐步增大,这已经成为该行业内较为常见的情况。
此外,锦盛新材供应商也较为集中。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于前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为4935.95万元、6788.18万元、8265.79万元、3149.59万元,占比分别为40.48%、48.02%、46.57%、50.49%。
(责任编辑:关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