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海航董事遭“打脸” 旗下公司再现债务违约 一年努力付之东流?

2018年09月17日 16:30    来源: 北京时间     矽谷

  已踏入死胡同?

  “未来一年(海航集团)不会债务违约。”

  2017年底,媒体上出现大量对海航集团 “现金流紧张,欲出售海外资产回笼资金”的质疑, 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赵权这样回应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彭博社。

  

  

  2018年第三季度还未过去,赵权就惨遭“打脸”,海航系上市公司海航创新传出信托计划违约消息。

  近日,湖南信托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6年9月8日成立的3亿元“湖南信托海航创新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因海航创新未能按约(2018年9月10日前)还款,已构成实质违约。

  海航创新回应称,由于公司九龙山景区当前经营受到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景区部分资产被查封影响到新的融资,目前公司流动资金紧张,正积极与湖南信托协商妥善的解决办法。

  湖南信托表示,已委派专门人员前往现场催收,督促公司尽快还款,同时拟立即启动司法程序,申请法院冻结海航创新及海航旅游集团相关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不动产、银行账户、公司股权(含上市公司股权)等。

  受此影响,海航创新股价9月13日大幅下挫,在13时5分许达到了当日最大跌幅7.35%。虽然盘尾有所回升,但仍旧以2.96元/股,跌5.43%收盘。

  根据海航投资9月1日公布的其控股股东海航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海航集团合并总负债高达6574亿元。据光大证券梳理,2018年第三季度,海航集团的债券将集中到期,债务风暴渐渐逼近。湖南信托违约案,会成为海航集团债务危机的引爆点吗?

  财务分析失效

  如果单纯看海航集团财报的常用指标,会有一种错觉:海航的债务情况在改善。

  海航投资9月1日公布的其控股股东海航集团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财务报表(未经审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海航集团总收入2885亿元,同比增加6.1%;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1.7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为13.27亿元,同比增长63.42%。

  截至6月30日,海航集团合并总资产为1.11万亿元,合并总负债达到6574亿元,负债相比去年减少791亿元。流动负债2552亿元,相比去年年底减少412亿元。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371亿元,相比去年年底减少 187亿元。海航集团今年上半年资产负债率为58.98%,相比去年年底的59.78%减少0.8个百分点。

  58.98%的资产负债率高吗?航空行业是重资产的高负债率行业,海航甚至曾经对外回应,“80%的负债率非常健康”。而且,海航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在过去已经实现了“七连降”,从2010年的82%降至如今的58.98%。但实际情况是海航集团被质疑有债务危机却是在资产负债率高转好的2017年。

  这些指标分析失效,问题在于“海航模式”。

  海航模式

  在中国企业界,海航一度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早年,航空业有“三大航”之说: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以及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三大航隶属于国资委,是央企。而借助海南政府的1000万元启动资金起家的海南航空,是地方企业。但这家本该偏居一隅的公司,却按照董事局主席陈峰设定的航线,在过去20年里实现了疯狂加速,在2012年就超过三大航的资产规模,发展成为走出中国、走向世界的综合性产业集团。

  2017年,海航集团实现营收530.35亿美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170位。往前退一年,2016年,海航集团实现营收295.6亿美元,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53位。2015年,海航第一次进入世界500强榜单时,陈峰放话说:“未来10年(至2025年),海航的目标是进入世界500强的前10名。”

  外界将海航集团的裂变式增长形容为“看不懂的海航”以及“危险的海航模式”。据一名关注海航集团融资的人士的说法,所谓“海航模式”就是,借款买飞机,再用飞机抵押贷款,再去订购飞机。

  海航集团自身的资金并不充足,其购买飞机、并购等很大程度上依赖银行,其先通过信用从银行贷款购买飞机,用飞机运营维系现金流,用现金流归还银行贷款,同时,又用飞机抵押给银行再贷款,进行订购飞机、购买资产扩张。

  为什么海航集团在海外购买的大多是飞机和地产资产?上述人士称,飞机是其主业,而地产是较为优质的抵押资产,且存在升值空间,一旦资金紧张,易于脱手变现。

  为什么现在玩不下去了?

  无论业务层面如何,海航模式要玩下去,有一个前提条件:融资通畅。如今海航的融资出现了问题。

  海航集团主要有3个融资途径,银行贷款、发债券、定增,其中银行贷款占大头。银行贷款和发债券,都是主要看重公司资产质量。

  中金公司分析师对时间财经表示,最近几年海航集团一直在出售资产,首先能卖出去的肯定是质量最好的那些资产,剩下来的资产只会越来越差,在银行的评级只会越来越低,能贷到的款越来越少。债券其实也是一样的逻辑。

  2017年整年,海航集团抛售63亿元资产。2018年以来,海航集团已经出售了折合人民币1100亿元左右的资产。而海航集团原董事长王健生前曾说,今年全年计划处置资产达到3000亿元。

  早前的4月中旬,海航集团出售希尔顿酒店旗下三家上市公司股份,共计套现约83.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0.13亿元。

  8月8日,海航集团旗下公司渤海金控发布公告,拟转让其下属子公司Avolon 30%股权,交易对方是日本 ORIX 集团下属飞机租赁公司ORIX Aviation,交易对价22.1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50亿元。

  据华尔街日报9月10日报道,海航集团正在拆解其海外资产,希望收缩资产负债表。《华尔街日报》计算,包括7.6%的德银股份在内,海航集团希望出售的资产当前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分析师认为,这种资产出售的方法,一旦开始就是走进死胡同,海航集团的融资能力会越来越差。

  海航集团是在2017年迫不得已进入这个死胡同。如果说海航有错,就错在一步上:过分激进的海外并购。

  2017年初,中国的外汇储备在短时间内下降了近1万亿,到2月初已跌破3万亿美元。这么大金额的资本外流已经能威胁到国家经济安全。一个很大原因是一些公司用从国内银行贷到的钱去海外做收购。而这里面是否会可能会涉及洗钱或者资产转移?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因此,国内开始抑制银行间借贷,实行降低企业杠杆、降低金融风险的财务和货币政策。

  以2018年初的数据看,海航在全球各项收购的交易金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占外汇流失1万亿美金的5%。作为激进的海外并购者,海航必然被重点管制。原本四通八达的融资渠道,慢慢变成债务的绞索。

  与之相呼应的是,2017年开始,海航集团财务成本逐步上升。不好融资了,就抬高利息。2017年上半年,海航集团的利息支出达到创纪录的1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一倍。其短期债务达到1852亿元人民币,超过其现金储备。

  半年之后,华尔街日报在2017年11月报道中称,海航集团债务总量达1000亿美元左右,其中四分之一是短期借款。这意味着海航1.2万亿人民币资产中,有近一半都是借来的,而且近四分之一是在一年内到期。

  2017年11月,有外媒报道称,海航集团旗下一家子公司新发美元计价债券收益率达到8.875%,债券期限为363天,该收益率水平比其5月份发行的3年期债券高出近三个点。

  2017年12月,海航控股和云南省政府合资成立的祥鹏航空,发行了为期270天的人民币债券,利率高达8.2%。

  2018年1月,海航集团旗下子公司渤海金控发行10亿元人民币的270天债券,利率高达6.5%,而其他同类型债券当前收益率约为4.8%。而今年初,短融债券的收益率不到6%。

  如此明显的高成本融资行为,足以表达海航集团对流动性的焦急。

  接下来,在全球钱荒、国内去杠杆的大背景之下,海航集团能否跳出资产出售死胡同?分析师表示不容乐观。(北京时间财经 矽谷)

(责任编辑:马先震)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上市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