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债券通一周年:356家境外主体搭起中国内地债市的“全球通路”
中新社北京7月3日电 (夏宾)作为中国内地债市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债券通开通运行已满一周年。内地、香港金融基础设施在系统、机制和制度上的对接,为国际资本进入内地债券市场开辟了一条崭新、高速的“全球通路”。
回顾债券通一周年“成绩单”,截至今年6月末,共有356家境外主体通过债券通渠道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非法人产品账户数量占56%,境外商业银行占22%,境外证券公司占8%。
从最近数据看,债券通交易保持快速增长。6月,债券通交易939笔,交易量达1309.21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97%,境外机构买入量占比57%。
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环球资本市场联席总监张劲秋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债券通推出以来,通过债券通进入银行间市场的机构数量增长明显,债券通项下的成交量也在稳步提高,其在便利境外机构投资者进入中国内地债券市场、扩大中国内地债券市场开放方面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西班牙对外银行亚洲研究部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夏乐对中新社记者说:“债券通成为现在资本项目对外开放的有益补充,开辟了海外投资者和内地债市的桥梁。”
“债券通以其快捷的申请流程、投资人熟悉的操作平台、高效的境内外衔接等优势吸引着广大的境外投资者。”张劲秋指出,债券通投资人的区域分布从最早的亚洲地区逐渐向欧美地区扩展,投资人的类型也更加丰富。
夏乐认为,债券通的便利性吸引了诸多海外小规模的资产管理公司和对冲基金,使其找到了一条相对来说成本更低的投资中国内地债券的渠道,这是债券通的“增加值”。
在不断吸引境外资本,拥抱全球投资者的同时,债券通的运行也助力中国内地债市拿到国际“通行证”。
此前,彭博宣布将从明年4月开始逐步把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券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这是境外对中国债市对外开放的积极反馈,也是对中国债市建设的强有力认可。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办公室发布研究报告称,中国内地先后推出不同举措以降低外资进入中国内地债市的门槛,特别是2017年7月债券通正式启动,在很大程度上移除了债市的入场门槛并放宽了境外投资者在债市的交易限制,使中国内地进一步贴近全球广泛使用的债券指数的遴选标准。
上述报告认为,中国获纳入更广泛使用的全球指数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将会大大改变全球债券投资的态势,并预计,若中国债券获纳入更广泛使用的指数中,将有1000亿美元至400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中国债券。
中国债市前景向好,债券通运行态势喜人,未来该怎么做?
张劲秋认为,债券通可在如下方面继续完善,包括完善交易品种、完善债券结算方式、引入大宗交易模式、增加更多交易平台、进一步明确税收制度安排以及提高境外投资人债券通资金清算的再利用率等。(完)
(责任编辑:马先震)